患者女性,40岁。左侧偏头痛20余载,痛发多值经期,常因吹风诱发。左颞部剧烈胀痛,食后益甚,频频呕吐痰涎,痛处灼热,面部痉挛,颈部欠柔,双手微颤,眩晕目胀,心烦易怒,饮食不思,夜寐不安,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弦细略数。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风夹痰,病因病机肝风夹痰,窜扰脑窍,致窍脉阻痹、清阳不升。
偏头痛肝风夹痰肝气郁结风热上扰
查看详情 →
郜某,男,62岁。主诉左耳突然鸣响而聋,眩晕、呕吐、畏光。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湿邪困顿,脾受困,湿痰滞积,痰湿交蒸,上凌空清之窍。舌黄腻苔。脉大而有滑意。二诊后舌薄苔,脉平。
眩晕呕吐耳鸣耳聋湿邪困脾痰湿交蒸
查看详情 →
女,24岁,头晕2年,加重半个月。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头昏沉、乏力、气短、心悸。舌红,苔薄白,脉细滑,尺沉小数。眩晕(血虚兼痰浊)。舌红,苔薄,脉沉细小数。舌体瘦,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舌红,苔薄白,脉细滑尺沉。
眩晕血虚痰浊心悸
查看详情 →
女,66岁,反复头晕3月。高血压病史,头晕、恶心、面赤、畏热、口干、手胀、头痛、大便易稀。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少阳郁热之证。
高血压少阳郁热痰湿内蕴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 梦交滑精3年 精神不振 眩晕心慌 动则喘息 形神皆惫 肌肤萎黄浮肿 食纳日减 呃声连连 脉细弱微滑 舌苔澹白 阴精久滑 先天肾气受损 复累及后天脾胃 运化无力 七情内伤 暗耗心脾 神无所护 心旌摇荡
梦交滑精肾精亏虚心脾两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头晕头痛,胃痛泛酸,纳谷不香,胸闷气短,心痛及背,畏寒肢冷。舌紫黯,苔黄腻,脉沉滑。辨证为眩晕、胸痹,痰浊蒙窍,瘀阻络脉证。病位在心脾脑。痰浊中阻,痰浊蒙蔽清窍,瘀阻脑络、心络,痰瘀阻痹,卫阳不温四末。
脑垂体瘤术后痰浊蒙窍瘀痹阳气心阳不伸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胁痛、胸部痞闷、纳呆、呕吐稀薄痰涎、头目眩晕、精神悒悒不乐、神疲气短、四肢不温、大便溏稀,病程两年。中医诊断胁痛、痞满,证属寒痰侵犯肝胆,气机不畅。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慢性胆囊炎寒痰阻络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主诉耳聋耳鸣3个月,伴头目眩晕、心烦急躁、夜寐不安、大便偏干,舌红苔黄,脉弦滑且数,血压180/120毫米汞柱。证属肝胆郁热上蒸,升降失常。
头目眩晕神经性聋肝胆郁热升降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口腔溃疡1年余,左半身偏瘫、左眼视物模糊、项强4个半月。现病史见口腔溃烂、痰粘不易咯出、步履蹒跚、站立不稳、项强、左眼视物不清、畏光羞明、健忘、睡眠尚可。既往史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0余年,外生殖器溃疡已愈。检查见面色微红,舌体歪斜,前半部光红无苔、中部裂纹、后部黄腻苔,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百合病、狐惑病、中风(瘖痱),证属湿热内蕴、心肝(肺脾肾)阴虚、肺失清肃。
口腔溃疡左半身偏瘫视物模糊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晕耳鸣、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虚弱无力。病程自1973年8月起,持续约2年半。舌苔黄腻,舌质偏暗,脉象弦滑。辨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湿内阻。
听神经瘤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花甲,主诉遗泄、失眠、腰嵴酸软、夜尿频多、头目昏眩、足痿乏力。中医病名为遗泄,证型属心肾不交,病机为肾精耗伤,心神失守,肾气虚惫,气失固摄。望诊见舌澹、苔薄黄、少津气,舌垢腻略化。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夜不安寐、头目昏眩、腰嵴酸软、遗泄时作、小溲频数、足痿乏力、心悸失眠、眩晕恍惚。切诊见脉细弦而数,脉弦涩而数,脉弦涩稍缓。
遗泄心肾不交肾气虚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女,42岁,间断眩晕、耳鸣5年,发作加重6小时。眩晕乏力,视物旋转,头重脚轻,不能站立,呕吐食物及痰涎,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滑。体胖,平素腰膝酸痛,嗜食辛辣肥腻。证属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挟痰火上蒙清窍。
眩晕耳鸣呕吐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40岁。午后低热20余天。病程4年,每逢夏季即发,持续2至3个月。体温37.5℃至37.8℃,脘腹饱胀,胃纳不馨,大便溏薄时有黏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夜寐易醒。舌苔薄腻,中花剥,脉细濡。素体虚羸,脾气不足,夏令湿热郁盛,困阻脾胃,运化无权,元气益虚。
夏季低热脾气不足湿热郁盛脾胃困阻
查看详情 →
女,10岁,头晕8月余。眩晕,证属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舌澹红、苔白腻,脉弱。西医诊断为右侧丘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化疗后,双侧丘脑、中脑复发。眩晕,证属化疗后气血耗伤,脾肾不足。舌澹红而瘦、苔薄白,脉细弱。眩晕,证属痰瘀毒结,脾肾亏损。舌澹红、苔薄,脉细弱。
脑瘤脾肾两虚痰瘀互结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7岁,头晕近2周,伴恶心、汗出、纳呆、乏力,病程近2周。中医病名属眩晕,证型为脾胃虚弱,痰浊中阻,病因病机为脾虚湿盛,痰浊中阻,蒙蔽清窍。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病程中出现大便下坠、白带增多,中气虚,胁痛明显,肝气横逆,月经来潮时头晕、背冷、汗出多,素体脾虚,阳气不达,卫气不固。
眩晕脾胃虚弱痰浊中阻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心悸胸闷6年,加重1周。夜间心悸、胸闷,自汗出,头晕,腰腹部发凉,口中涩,大便不调。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舌暗,苔黄腻,脉弦滑。舌澹,苔白润,脉缓。舌暗,苔腻微黄,脉滑。舌暗,苔厚润,脉缓。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多年,病情反复,伴随多种体征变化。
心悸气阴两虚肾精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24岁,主诉癫痫发作,病程约1年10个月。中医病名癫痫,证型心肾虚怯,胆火上逆,痰蒙心神。舌苔白黏,质红,脉寸小,余沉细弦滑。病史中有昏倒、咬牙、吐白涎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醒后神志恍惚、头痛、恶心、汗出等症状。
头眩晕癫痫心肾虚怯胆火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为骨盆骨折后疼痛剧烈,行动不利,伴头晕胀痛、耳鸣、目煳、心悸。病程3个月余。中医病名为骨盆骨折,证型为气瘀凝阻,病因病机为外伤导致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苔薄腻,脉细数。问诊见曾患末梢神经炎,腿膝畏冷乏力,腰椎肥大增生。切诊见脉细数。
骨盆骨折尾骨移位气瘀凝阻疼痛剧
查看详情 →
男,48岁,头痛头晕,视物模煳,纳差,眠差,大便质稀,舌质黯澹,苔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恶核,辨证为正虚邪盛,瘀毒互结,舌黯澹,苔白厚腻,脉沉细。
恶核瘀毒互结阳虚寒凝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邓某,男,70岁。反复发作胸闷、胸痛、头晕10年余,复发10天。胸痹心痛,眩晕,胃痛。痰浊与瘀血互结,痹阻心脉,兼郁久化热伤阴。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声音低怯,无特殊气味。胸闷、胸痛、头晕、颈胀、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每日发作5~6次,腰酸,神疲,寐差,咳嗽痰稀,口干便结。脉弦滑。
胸痹心痛痰浊瘀血心脉痹阻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