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5岁女性,精神疲惫,头晕心悸,面色萎黄,形寒便溏。脉象濡细,舌淡。证属气血两虚,脾肾阳虚,精髓失充。血象示Hb 2.8g/L,WBC 1.15×10^9/L,BPC 20×10^9/L。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乏力肢软,月经过多2年余。病程2年。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血两虚,肾精亏虚。主症包括乏力肢软、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月经量多、头晕、心悸、纳差食少。面色白无华,舌澹苔白,脉沉细数。病史中提及自幼体弱,易外感,生活不规律。
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肾精亏耗虚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间断性乏力2年余,伴胃脘部痞满1周。面色萎黄,呈中度贫血貌,剑突下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提示贫血,腹部B超示腹水,电子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Hp(+)。中医诊断髓劳、痞证。病机为气血两虚,阳气不足,寒邪直中太阴,中焦枢机不利,水湿中阻,升降失常。舌根部苔厚腻而干,舌中前部光剥无苔,脉浮滑。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胆汁反流性胃炎太阴病阳明津伤
查看详情 →
男,62岁,主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后2年余,伴腹泻半月,胃脘痞满1周。面色萎黄,呈中度贫血貌,舌象未提,脉象未提。既往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现症见腹泻、腹胀、乏力、胃脘痞满、吞酸、不欲饮食。查体见剑突下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电子胃镜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HP(++)。辨证属阳明津伤水热互结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阳明津伤水热互结
查看详情 →
77岁女性,头晕乏力1年余,面色萎黄,倦怠嗜卧,心悸气累,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口干不欲饮,夜尿频多,3~4次/夜。舌澹苔白,脉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型气血两虚,肾精亏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亏少,后天不足,年老体虚。
气血两虚贫血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6岁,男性。面色萎黄,气喘心慌,头昏头重,夜卧盗汗,食欲欠佳。血色素4克,白血球1250,血小板26000。舌苔白厚,脉浮数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心脾肾三脏亏虚。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心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壮热不退、口舌干燥、渴饮不多、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语言低微、精神委顿、疲乏不支、口腔黏膜溃疡、皮肤血斑、尿短赤。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血两虚,外邪侵袭。面色萎黄泛红,舌象未提。体温40.5℃,血红蛋白54g/L,红细胞1.14×10^12/L,白细胞总数202×10^9/L。脉象未提。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面色萎黄泛红,壮热不退,口舌干燥,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精神萎顿,疲乏不支,口腔粘膜溃疡,皮肤散在血斑,尿短赤。舌质澹红而干,苔薄黄,脉虚数。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外邪侵袭。病程由肺结核治疗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确诊。末稍血象异常,血红蛋白低,红血球及白血球数目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乏力、牙龈出血3年余,近期化验提示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包括气短、乏力、心悸。体征见面色光白、贫血貌、舌澹、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血两虚。四诊信息包括面色光白、舌澹、苔薄白、脉细数。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