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月经愆期,痛经,病程延数载。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湿热内蕴,气机不畅。
痛经月经愆期湿热内蕴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21岁,经行腹痛,痛时吐绿水,手足发凉,经色澹红后转红,经量多,经行6天,月经40~50日一潮。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阴血不足,胞脉失养。
痛经阴血不足胞脉失养经量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经行周期紊乱,经量少,小腹疼痛剧烈,经将行时乳房及小腹胀痛,经行后缓解。病程自1982年1月婚后开始。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冲任亏损,气滞血瘀。望诊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描述经行症状及病史。切诊脉象沉细。
痛经冲任亏损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20年,13岁月经初潮即出现少腹、小腹剧烈疼痛,伴呕吐,需服去痛片缓解。月经周期规则,经量中等,经色暗红,夹瘀块,经期5天,经前乳房胀痛,经后腰酸乏力。平素失眠,大便硬结。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血瘀痛经,病机为瘀血内停,阻于冲任,经血欲行不畅。二诊见腹胀、经后偏头痛、口苦、烦躁、失眠、大便硬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三诊见经后腰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四诊见经行腹痛轻微,经色暗红,有瘀块,脉沉细。
痛经血瘀肝气郁结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经行腹痛两个月,月经周期规则,经行小腹胀痛剧烈,有下坠感,伴腰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辅助检查提示右附件厚壁囊性包块,印象为“巧克力囊肿”。中医诊断为痛经、癥瘕,辨证为寒凝血瘀。四诊信息包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痛经寒凝血瘀癥瘕腰痛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经行腹痛9年,加重1年,经期延后40~50天,经色澹红,经量多,痛时吐绿水,手脚冰凉,纳差,精神不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痛经,辨证经血不足,胞脉失养。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
痛经经血不足胞脉失养血虚精亏
查看详情 →
李某,女,34岁。主诉月经来潮时间约6~7天,伴腰痛,少腹胀痛不适,白带多而色黄。脉沉数,舌苔薄黄。诊断为痛经。证型为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舌苔薄黄,脉沉数。胁肋及两乳胀痛,脉沉弦,舌苔薄白。腰痛及两乳胀痛好转,脉沉弦,舌苔薄白。月经色红,量稍多,腰、腹不痛,双乳稍胀,脉细弦,舌苔稍黄。白带多,带中有血块,稍有味,脉沉滑,舌苔黄。
痛经阴虚内热湿热未清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经行腹痛1年,近2个月加重,伴腰痛,经量少,色暗有血块,头晕。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B超示右侧附件“哑铃形”包块,边界欠清。证属瘀血阻滞。
痛经瘀血阻滞舌暗红苔薄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为女。主诉为喘促,病程迁延。中医病名为咳血,证型为阴虚火旺、肝阳上逆。病因病机为阴液大耗,肝阳上逆动血。望诊见肌肤增长,舌象未提。闻诊无描述。问诊提示有痛经。切诊脉神力较增。
痛经喘促阴液亏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39岁,经期腰骶酸痛,少腹隐隐作痛,病程3年,经色暗澹,量少质稀,有血块,性情抑郁,面色晦暗,健忘失眠,经前期乳房胀痛,月经周期28天,行经5~7天,舌澹白苔,双脉尺沉,诊断痛经,辨证肝郁肾虚
痛经肝郁肾虚气血不足肾水亏虚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经期小腹胀痛3年,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作胀。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肝失条达,冲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望诊:舌质紫暗有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作胀。切诊:脉弦。
痛经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黄某,女,33岁,痛经,经来色紫,手足指色紫形寒,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寒瘀阻络,不通则痛。望诊见手足指色紫,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痛经、经色紫、形寒。切诊见脉渐起,络脉寒瘀。
痛经寒瘀阻络血块形寒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愆期及痛经,持续数载。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清渗和化。
痛经月经愆期肝气郁结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8年,经量中等,色暗红,挟块,经行第1~2日小腹剧痛,汗出欲呕,纳差,饮食不慎则易泄泻,能寐多梦。舌尖红,中裂,舌苔后半部黄厚,脉弦细。诊断为痛经,辨证为阴虚血热,瘀阻胞络。二诊舌澹,苔薄白,脉沉细。三诊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四诊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滑。五诊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滑。
痛经不孕症阴虚血热瘀阻胞络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初潮后痛经伴昏厥,经前腰酸乏力,右少腹吊痛,经量少不畅,伴外感寒热,腹痛昏厥,纳呆泛恶,心悸便溏,脉细数,苔薄白,舌质微红。寒凝瘀滞。面色无华,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数。病程较长,有右侧卵巢囊肿手术史。
痛经寒凝瘀滞脾肾阳虚瘀阻经脉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经行腹痛10年,加重半年。经行腹痛,腹部冷痛,月经色澹,经量少,质清稀,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澹暗,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血素虚,寒凝血瘀。
痛经气血不足寒凝血瘀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杨妇,旧患痛经,尚未到期。瘰疬渐消,溃处有痛楚,呕逆较减而胃阳仍盛。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瘰疬,证型未明,病因病机未详。
痛经胃阳盛瘰疬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