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双侧乳房胀痛两年,经前尤甚,伴腰痠怕冷,疲乏无力,带下清稀。病程两年。中医病名乳癖,证属阴阳两虚,冲任失调证。病因病机为肾中阴阳两虚,冲任失调,乳络失养。舌质澹,苔薄白,尺脉弱。触诊双侧乳房内各有核桃大小肿块,质韧不硬,推之能移,压之作痛。
气血不足乳腺增生肾阴阳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全身关节肿痛1个月,四肢活动受限。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亏虚,风湿阻络。舌质黯,苔白腻,舌下络脉瘀滞,脉沉弦。畏寒恶风,纳差,大便秘结。
风湿性关节炎气血亏虚风湿阻络舌黯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结婚4年未孕。月经后期,量少色褐有块,经行下腹痛、腰酸、纳少。舌糙黄微垢,脉细软。舌黄腻根垢,脉细弱。舌澹苔黄腻,边尖刺,脉细软。舌黄根垢,脉细软。舌澹黄腻,边尖刺,脉沉细软。脉沉细软。主要症状为月经异常、腰酸、纳差、下腹痛、畏寒、尿频、头晕、心悸、夜寐多梦。中医病名不孕症,证型涉及肝郁、血瘀、肾虚、脾弱。病因病机包括气滞、血瘀、肝郁、肾虚、脾弱、胃呆、外感风寒。望诊见舌象异常,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涉及月经、纳差、腰酸、畏寒、尿频、头晕等,切诊脉象细软、沉细软。
血瘀气血不足不孕症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肌肉酸痛、干咳、口干口苦、疲乏、纳差、心烦、失眠。病程较长,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为伏暑,邪伏阴分,气阴两伤证。体征见头发脱光,脸部蝶形红斑,双上肢暗红色皮疹。舌暗红少苔,脉细数。病因病机为伏邪藏于阴分,耗伤阴精,气阴两伤,正气不足,邪热自内达外。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证伏暑邪伏阴分
查看详情 →
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血不足气滞血瘀风湿痹痛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发作性胸闷胸痛伴心慌2年余,眩晕耳鸣、视物旋转30年,双手发麻,失眠多梦。面色晦暗,舌质暗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眩晕,证属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型。病程长,情志不畅,喜食辛辣甜咸,高血压病史6年,劳累思虑易诱发症状。
气血不足胸痹眩晕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关节肌肉酸痛,指端青紫冰冷,肿胀,食欲欠佳,病程近三四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脾肾阳虚。面色皖白少华,手指肿胀木硬,中度青紫冰冷,关节肌肉酸痛,行走艰难,进食略感堵塞,夜寐难入睡,脉象细弱,舌质澹红且胖嫩,苔薄白。
气血不足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脾肾阳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右下肢皮肤疼痛伴红色硬结,关节不痛,病程2周。硬结位于右小腿屈侧下1/3,中心色紫暗,边缘色浅,基底浸润,有疼痛感,与皮肤粘连,无破溃。舌质暗苔白,脉弦缓。中医诊断驴眼疮,证型痰结湿阻,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外感毒邪,湿痰凝滞血脉,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血不足硬红斑痰结湿阻
查看详情 →
女,27岁。月经稀发、量少10年,经色黑紫,挟血块,伴腹痛加剧,腹部冷感,带下量多。不孕症,癥瘕。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月经周期6~10个月,Lmp3月7日。B超提示右附件巧克力囊肿。冲任虚弱,肝郁气滞,气血不足,血行不畅,瘀滞成积。
血瘀不孕症冲任不足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婚后6年不孕,经量偏少,经色暗红,经前乳房胀痛、痒,小腹胀痛,肛坠欲便,经后症状减轻。经行第4天量少未经,伴食欲不振,夜寐欠佳,脘腹胀满,得矢气则舒,大便溏薄。舌质澹红,苔白稍厚,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孕症,证型为肝肾亏损,冲任损伤,气血不足,胞脉不通。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红,苔白稍厚,脉细。
气血不足不孕症肝肾阴虚胞脉不通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 失眠、神疲2年,加重1个月 舌质澹,苔白腻,脉细弱 失眠 心脾两虚,痰浊扰神证 心脾两虚,血瘀痰阻 神经衰弱 望诊:舌质澹,苔白腻 闻诊:无特殊描述 问诊:失眠、多梦盗汗、神疲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纳差便可、月经延期色黑量少 切诊:脉细弱
气血不足失眠心脾两虚痰浊扰神
查看详情 →
47岁女性,经期异常,经血色黑量少,第二日色鲜似崩,腹痛剧烈,腰酸,发热38℃,少腹两侧胀,患冠心病高血压。左侧卵巢囊肿大于乒乓球,两侧输卵管积水,宫颈管后壁有结节。主诉经期腹痛、经血异常。瘀结积水,脉虚,苔薄,气血虚,脉细,苔薄边有齿印,舌偏红边有齿印。
气血不足子宫内膜异位症瘀阻胞宫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昏目眩2月余,伴视物旋转、站立不稳、颈僵肩痛、手麻。舌黄腻、尖红,脉细滑。辨证为肾虚肝旺,痰浊上蒙。二诊症状头昏减轻,头脑不清,乏力,苔薄腻,脉细涩,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上蒙,清阳不展。三诊症状头昏减轻,站立时有坐舟车感,腰酸腿软,尿频,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不足,下虚高摇,风痰上扰。舌象黄腻、尖红、薄腻、薄黄腻、质暗红,脉象细滑、细涩、细。
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浊上蒙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重影、口干、大便干。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血证,证型气血不足。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重影、口干、大便干,病史中提及血小板减少。切诊未明确描述。病机为厥阴阴分不足,阴火迫血妄行。
气血不足血瘀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主诉贲门癌术后2年,泛酸、嗳气数月。舌质暗胖,舌苔薄黄,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贲门癌,证型为气虚血瘀、肝胃不和。病机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手术伤及气血致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贲门癌肝胃不和泛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双侧髋关节疼痛10余年,痛引双大腿,下肢僵硬,下蹲困难,阴雨天加重。中医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证型为瘀血阻络,筋骨失养。病因为瘀血停滞,病位在双髋部,病机为瘀血痹。望诊见舌黯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二便平,纳可,口不干苦;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股骨头坏死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46岁女性,罹子宫肌瘤,病休日久,面色乏华,失眠多梦,头晕作胀,皮肤蚁行感,四肢重滞,肢端麻木,烘热汗出,心胸不适,太息时舒,情怀忧郁,月经落后,经行量多,末次月经4月21日。气血不足,瘀血内阻。面色乏华,舌边溃破,脉象未提。情怀忧郁,情志不舒,气血失调,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气血不足血虚血瘀子宫肌瘤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四肢末端麻木、针刺样疼痛,持续半年余。末梢神经炎。舌质澹暗、苔白。脉沉涩。糖尿病病史12年。气虚血瘀。痹证。乏力、口干。左眼失明,右眼视物昏花。
气虚血瘀痹证末梢神经炎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皮下瘀斑肿块、双下肢水肿半年余。乏力,间断性皮肤疼痛,皮下紫色瘀斑肿硬疼痛,午后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劳累后加重,精神差,畏寒,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黏滞不爽,舌质澹暗有瘀点、苔微黄滑腻,脉沉细尺弱,月经量少,头痛,紧张后加重。中医病名血证、水肿。证型脾肾阳虚、气不摄血、水湿不化、瘀血阻络。望诊舌质澹暗有瘀点,苔微黄滑腻。闻诊无特殊。问诊乏力、畏寒、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大便黏滞不爽、月经量少、头痛。切诊脉沉细尺弱。
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气不摄血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类风湿性关节炎6年,四肢小关节疼痛,指、腕、膝关节肿大,活动不利,畏寒凉,得热稍舒,晨僵,饮食量少,乏力,倦怠,腰酸痛,形体消瘦。舌澹红,有齿痕,舌边有瘀斑,苔白,脉细弱。证属寒湿之邪入侵,客居关节经脉,气血凝滞,日久累及于肾。
气血瘀滞类风湿性关節炎寒湿阻络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