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胶+肾阳不足+脾肾阳虚

患者男性,73岁。主诉间断乏力6年,加重1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乏力、头晕、畏寒肢冷、腰酸痛、口澹无味、眠差、夜尿频。舌澹隐青,苔薄白微腻,脉沉弦。贫血貌,口唇略发绀。血肌酐549μmol/L,尿素氮18.8mmol/L,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中医诊断水毒证,病机为脾肾阳虚夹瘀,浊毒内蕴。
脾肾阳虚肾阳不足慢性肾功能衰竭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要症状为双眼夜盲,视力下降38年,视野缩小30年。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视盘蜡黄色,视网膜呈青灰色,周边部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黄斑部较暗,视网膜血管变细,A:V=1:3。视野明显缩小。
脾肾阳虚视网膜色素变性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结婚10余年未受孕。形体肥胖,精神疲乏,腰痛耳鸣,畏寒肢冷,胸闷乳胀,食少便溏,带下清稀,月经紊乱,量少色黯有块。脉沉弱。舌质澹,苔润滑。中医诊断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兼有夹湿阻络。
脾肾阳虚不孕症月经紊乱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男,46岁,遗精、滑精1年余,阳痿3个月。气怯声低,形体消瘦,目眶暗黑,神情焦虑。舌边尖红而苔滑润,脉细涩。精神渐衰,心悸气短,耳鸣潮热,夜间自汗,腰酸畏寒。脾肾阳虚,肾阳不足。房劳伤肾,导致更年期综合征。
肾阳不足脾肾阳虚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精神衰弱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主诉未明确提及,病程未明确提及。舌象澹,苔象滑,脉象沉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象澹,苔象滑。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明确。切诊见脉象沉细。
脾肾阳虚肾阳不足肝肾亏虚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女,28岁。主诉早产3次,均于妊娠七月左右,婴儿产后十余天死亡。病程较长。中医诊断滑胎,证属脾肾阳虚,胞脉虚寒。舌质澹红,苔少。气郁不舒,性情急燥,全身有气走窜疼痛,周身畏寒,四肢发冷,小腹冷感,气候变凉时腰痛,白带多有腥味。脉弦稍数,舌红苔黄。妇科检查宫颈上唇糜烂,有少量黄白带。
脾肾阳虚滑胎胞脉虚寒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右大腿皮肤变硬9年,症状包括皮肤变硬、颜色加深、硬皮扩展较快,食纳欠佳,清晨腹痛,解稀软大便后缓解。中医病名为限局性硬皮病,辨证为脾肾阳虚,湿阻经络。望诊见右侧大腿硬皮,色暗红,周围澹紫色晕,皮肤干燥,毳毛脱落。舌苔白薄,舌质淡红,脉沉缓而细。
脾肾阳虚硬皮病湿阻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腰部酸困15个月,双下肢无力8个月。体征见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痿证),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阳气虚衰不能鼓舞气血充养筋脉,筋脉失荣,大筋软短、小筋弛长。
脾肾阳虚运动神经元病腰膝酸软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硬皮病,皮肤斑块状或条索状变硬,表面光泽如涂腊,局部变硬、萎缩或成板状,舌澹,脉沉缓,四肢不温,脾肺不足经脉阻隔气血瘀滞,脾肾两虚气不化水气血凝滞,舌质澹,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伏或紧或缓迟,皮痹,风寒湿及血瘀,肺脾气虚,经络阻隔,气血瘀滞,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气血凝滞,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缓或沉伏。
脾肾阳虚硬皮病肺脾气虚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腰部酸困及双下肢无力,病程15个月。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肾阳虚。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现症见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阳气虚衰,筋脉失荣。
脾肾阳虚痿证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带环后流血2个半月。症状包括流血不尽,色暗澹,少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腰酸无力,大便稀。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肾阳不足为患。
肾阳不足脾肾阳虚带环流血少腹冷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