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胸痛胀满10余天,发热恶寒,咳嗽吐痰,痰黏不爽,口燥咽干,喘促,支气管哮喘病史4年。实热壅肺,络脉瘀阻。面色正常,舌苔黄厚,脉滑数。声音重浊,咳声有力,痰黏。脉滑数。
支气管哮喘实热壅肺络脉瘀阻口燥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鼻塞不通,张口呼吸十数年。病程长达十余年,症状包括鼻塞、涕白粘稠、头昏耳鸣、嗅觉迟钝。鼻内肌膜暗红肿胀,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状,鼻道狭窄。舌质红有瘀点,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鼻窒,病因病机为鼻病日久,邪毒留滞,壅遏气血,脉络痹阻。
气滞血瘀鼻窒鼻甲肿大涕白粘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手指疼痛、肿胀、僵硬,持续近10年,近1月加剧,伴假面具面容,纳差,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僵硬,皮纹消失,皮色暗,抚之冷感。中医诊断为阳虚寒凝,气滞血瘀,络脉闭阻。望诊见皮色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长,症状持续且加重。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滞血瘀系统性硬化症阳虚寒凝络脉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胸痛半月,伴嗳气1年。胸痛行走数十步即发,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可缓解,天突处噎塞,夜间嗳气3小时,夜寐不安,下肢冰冷,面色黧黑,舌暗,脉沉而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嗳气。证属阳虚寒凝,血行瘀滞。望诊面色黧黑,舌暗。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嗳气、夜寐不安、下肢冰冷。切诊脉沉而涩滞。
胸痹心痛阳虚寒凝血行瘀滞下肢冰冷
查看详情 →
王某,女,23岁。额上白斑3~4年,近6个月发展至两面颊,面积掌大。舌苔薄,脉平。诊断为白癜风。证属气滞血瘀,久病入络。舌苔薄,脉平。
气滞血瘀白癜风风邪入络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主诉咳嗽、咳声低微、喘促、流清涕、喉间哮鸣、痰多稀薄、乏力、大便稀、小便清长。既往哮喘反复发作3年余。中医诊断为哮喘,辨证属寒哮。望诊见舌淡、苔薄白、舌尖边瘀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乏力,小便清长。切诊脉浮细。
血瘀哮喘寒哮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腹胀,得矢气后缓解,病程17年,6年后开始出现症状。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寒凝厥阴,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寒凝肝脉,气滞血瘀。舌质暗淡,舌胖大,水滑苔。脉弦细。腹部检查腹软,未扪及包块,叩诊鼓音。
气滞血瘀瘕证寒凝厥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气喘30年,加重3天。气喘、胸闷、咳白痰质黏、纳少、眠差。体征见口唇发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数。血压180/100mmHg,气管向左偏移,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两肺满布干啰音,心率100次/分,心音遥远,肝区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中医诊断喘证(心脾肾亏虚,痰瘀阻肺),胸痹(气虚血瘀)。病机为肺肾两虚,上实下虚之本虚标实。
气虚血瘀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年,乏力明显,时有咳嗽,痰中带血,偶有鼻衄。舌质澹,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之气虚血瘀型。
血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虚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腰部疼痛,右侧较甚,病程自1966年渐起,持续2年余。中医诊断骨痨(中期)。辨证邪盛正衰,肉腐为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中血沉升高,X线示腰椎结核合并寒性脓疡,死骨形成。
血瘀骨痨腰椎结核寒性脓疡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左侧头痛如锥刺,疼痛难忍,伴眩晕、恶心呕吐、胸闷、纳差、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弦滑。辨证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脾失运化、痰饮上蒙清窍、气血循行不畅。
气滞血瘀头痛肝郁眩晕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反复咳嗽、气喘1年,阵发性连咳,有痰不易咳出,夜间为甚,气喘平卧,伴乏力、口干、食欲减退、便秘。舌澹红、边偏黯,苔薄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为热哮,痰瘀气滞。病因为久病痰郁化热,郁阻气道,气血运行失畅,致气滞血瘀,痰热瘀互结,肺失宣降。
哮喘热哮痰瘀气滞
查看详情 →
男,60岁,慢性支气管炎3年,咳喘不得平卧,痰多,足肿,冬季加重,本次发作10天。中医病名:支饮,证型:水饮凌肺,肺失宣肃。舌淡苔白腻,脉滑,唇紫,口不渴,下肢浮肿。
气滞血瘀慢性支气管炎水饮凌肺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发热伴畏寒、乏力、腹胀、便溏,病程较长。发热以午后为主,体温波动在37~38℃,最高达40.6℃,热而无汗,干咳无痰,纳可,面色晦暗,朱砂掌,胁下痞块,尿黄自利,胃脘部振水声阳性。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诊断为发热,证型为营卫不和、脾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脏腑虚弱,气血两虚,风冷湿热之邪内侵,邪毒内蕴,瘀而化热。
脾虚血瘀发热营卫不和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为中学教师,男性,病程8年,秋冬发作,咳血、哮喘、呼吸困难、痰鸣如锯、口唇发绀、大汗淋漓。舌嫩苔白,脉滑细数。中医病名属咳血、哮喘,证型属阴虚劳热,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虚火灼络,血溢脉外。面色少华,舌象嫩苔白,脉象滑细数。
气血瘀阻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阴虚劳热
查看详情 →
男,30岁。两下肢浮肿、腹胀1年,加重3个月。巩膜稍有黄染,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下肢凹陷性水肿。肝功能异常,血清蛋白降低,肾功能异常。中医诊断臌胀,证型脾胃虚弱、水湿停滞证。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沉细。腹部膨隆,肝界不清,右肋下压痛。胸膜炎,中等量积液。
臌胀脾胃虚弱水湿停滞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颈前粗肿3年,畏寒1个月余。面色无华,晨起眼睑浮肿,神疲乏力,纳谷欠香,大便3日1行。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呈马蹄状,质硬如橡皮。中医诊断为瘿病,辨证为气血不足,阳虚寒凝。
瘿病气血不足阳虚寒凝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颈背部疼痛2个月,受凉时加重,无头昏及手指麻木。中医诊断痹证,证型风寒湿痹型。体征颈背部无明显叩压痛。辅助检查示颈椎弧度变直,C4、C5骨质增生。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筋络劳损,气滞血瘀,寒湿凝筋,不通则痛。
气滞血瘀痹证风寒湿痹项背肌筋膜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心前区闪电式刺痛、头晕、眼花、耳鸣、畏寒、乏力。病程较长,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史。面色苍暗少华,舌质澹苔白润,脉迟沉细涩而弱。中医诊断为阳虚气弱,兼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阳虚气弱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鼻塞不通6年余,阵发性狂嚏,嚏后清涕滂流,鼻痒,春秋季节加重。舌质暗,苔少,脉数。局部检查示双侧鼻腔粘膜苍白,水肿,清涕存留,双鼻翼发红。按语提示体内有寒湿或血瘀之象。
血瘀鼻渊寒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