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女性,高血压病史18年,左半身无力3月。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心烦易怒,口干失眠,小腿抽筋。左侧肢体酸沉无力、发麻,握力尚可。舌澹红,舌下静脉瘀张,脉细弦。辨证气虚血瘀,肝阳上亢。
气虚血瘀高血压肝阳上亢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肝区疼痛,全身乏力,腹胀纳呆,病程9个月。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肝区轻度叩击痛,肝大,脾未扪及。总胆红素轻度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HBsAg阳性。中医辨证为湿热未尽,兼气滞血瘀。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未尽气滞血郁肝脾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经期延长、量多3个月。症状包括月经淋漓不止,色暗有块,伴乳房胀痛、情绪急躁。舌质澹,苔白,脉弦。诊断为崩漏,证属肝郁血瘀。
肝郁血瘀崩漏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上下肢及足部红斑、痒疹、水疱、溃烂,颜色暗红,皮肤发凉。病程1年,气候寒冷时加重,转暖时减轻。舌淡红无苔,脉虚细。皮肤红斑呈环形,周边微隆起,暗红色,部分有水疱及溃烂渗液。证型为气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侵袭,营卫不和,营血凝滞。
气血瘀滞多形性红斑气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侵袭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6岁。口眼㖞斜,左面部麻木,口角漏水,鼓腮漏气,右额纹消失,左眼睑不能闭合,龇牙面肌㖞向健侧,左侧鼻唇沟变浅,不能吹哨,耳后轻度疼痛,乏力。面瘫,中风,中经络。风邪阻络,气虚血瘀。面色正常,舌澹,脉沉。耳后轻度疼痛,左面部麻木,口眼㖞斜。血压115/70mmHg。
气虚血瘀面瘫风邪阻络耳后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昏目眩2月余,伴视物旋转、站立不稳、颈僵肩痛、手麻。舌黄腻、尖红,脉细滑。辨证为肾虚肝旺,痰浊上蒙。二诊症状头昏减轻,头脑不清,乏力,苔薄腻,脉细涩,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上蒙,清阳不展。三诊症状头昏减轻,站立时有坐舟车感,腰酸腿软,尿频,苔薄黄腻、质暗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不足,下虚高摇,风痰上扰。舌象黄腻、尖红、薄腻、薄黄腻、质暗红,脉象细滑、细涩、细。
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浊上蒙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腰痛伴腿痛20天,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质紫黯,舌苔白,脉涩弦。中医诊断腰腿痛(腰椎间盘脱出)。辨证为气虚血瘀,督脉受阻。病因为劳作伤及气血,气滞血瘀,筋骨失养。望诊见舌质紫黯,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腰痛、腿痛、跛行。切诊见脉涩弦。
气虚血瘀腰腿痛督脉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近3~4个月月经先期,约半月行经1次,经量少,色黑暗,有血块,无痛经,伴纳食差,乏力,面色萎黄。舌红,苔黄稍腻,左脉弦,右脉细滑。中医诊断为月经先期,证型为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血少,气血不畅,故经色黯有血块。舌红,苔薄黄或白,脉弦滑或细滑。
血瘀月经先期肝郁脾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女,29岁,主诉人流后经行腹痛4年,未避孕3年余未孕。痛经,不孕症。气虚肾亏,胞脉瘀阻。妇科检查示子宫后位,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轻压痛。阴道超声示子宫腺肌症(后壁肌层)。病程4年,未避孕3年余。
肾虚血瘀痛经不孕症瘀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腰腹酸痛,脾肾阳虚、肾虚血瘀。主症为腰痛、小腹冷痛,颜面及双下肢微肿,尿频无尿痛,尿中泡沫多。舌黯,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脾肾阳虚,肾虚血瘀。实验室报告示尿蛋白(++),红细胞(-)。二诊见腰酸、手足麻木、带下量多,舌黯,脉沉细,尿蛋白(-),红细胞(±)。三诊腰酸、大便溏,带下减少。四诊腰酸、带下正常,尿蛋白(-),新见畏寒、鼻塞咽痛,舌澹黯,苔薄黄,脉浮细。
肾虚血瘀肾炎脾肾阳虚下焦虚寒
查看详情 →
41岁女性,头昏蒙伴出汗、乏力3个月余。头昏蒙,自汗乏力,神倦怠,入眠困难,多梦易醒,大便偏干,面色澹白,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心劳,证属心脾虚弱,湿浊内盛型。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心神失养,痰湿内生。
心脾虚弱湿浊内盛头昏蒙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形体消瘦,心悸乏力7年余,近半月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肝区隐痛,近4天出现黄疸。巩膜黄染,眼球突出,甲状腺I°肿大,双手震颤,心率100次/分,肝区叩击痛,B超提示肝炎改变。舌红绛,苔光净,边有瘀点,脉弦数。辨证为阴虚肝旺,湿热蕴毒,痰瘀互结。病属女劳疸,心悸,病位在肝胆脾胃肾。
甲亢女劳疸肝胆瘀热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尿中泡沫多1年余,双下肢肿甚,乏力,腰酸,口淡乏味,大便溏,日4~5次。舌淡暗,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肾虚血瘀。病机为久病及肾,脾肾俱虚,水湿不运,精微下泄,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慢性肾衰竭脾肾两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王某,男,35岁。反复发作性气促喘息20余年,加剧1个月。胸闷气促,咽干,咳嗽,畏寒,纳欠佳,夜寐欠佳。舌黯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哮病,气滞血瘀证。两肺可及散在哮鸣音。
气滞血瘀哮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右下肢麻感、仆倒、右半身瘫痪,发作前略觉头晕心烦。病程自1975年7月21日起,共发作四次。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痰阻经络,气滞血瘀,上实下虚,阴阳气不相顺接。望诊见舌苔薄白,后转为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作前头晕心烦,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颈椎骨质增生。切诊脉象弦滑,后转为弦。
气滞血瘀高血压脑血管痉挛痰阻经络
查看详情 →
女,28岁,主诉四肢风团瘙痒、乏力、咽喉痛、四肢拘紧、屈伸不利、高热。病程较长,体温持续不退。中医病名:发热待查,风寒湿痹。证型:元气不足,风寒湿邪留恋。病因病机:术后失血伤气,腠理不密,外感风寒湿邪。舌淡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体温37.7℃。
风寒湿痹阴火证元气不足脾虚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10余年,近日加重。病史显示胃脘痞满不舒,空腹尤甚,得食稍缓,纳呆不饥,大便溏薄,噫气矢气,倦怠乏力,日渐消瘦。舌质澹红,有瘀点,苔白滑,舌下脉澹紫粗长,周围有若干小结节。脉象沉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脾胃中虚,气滞血瘀。腹部检查中脘有压痛。
气滞血瘀萎缩性胃炎脾胃中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心前区突然疼痛,胸闷发憋,气息短促,痛如刀绞,胸痛彻背,放射到左手指。病史中见口唇发绀,舌质紫黯,脉沉细并结代。心脏检查示左心室心肌肥厚,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型胸痹。望诊见舌质紫黯,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痛、气短、汗出,切诊见脉沉细并结代。
气滞血瘀心肌梗死胸痹心阳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经水淋漓不断持续2个月,心悸气短,面色萎黄,心烦易怒,呃逆连声,恶心,四肢乏力,纳呆。舌淡红,苔中白微黄,脉弦无力。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气机不畅,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经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9岁。恶心、纳少1月余。糖尿病史6年,肾功能异常3个月,血Cr升高。现症:恶心、呕吐、纳少、乏力、腰酸痛、面色白光白、形体肥胖、口干、大便秘结、尿偏少、下肢微肿。舌红苔黄厚,脉濡。中医诊断:慢性肾衰(脾肾亏虚、湿浊内蕴)。
肾虚血瘀慢性肾衰脾肾亏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