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病人信息
- 形状:短小
- 皮肤颜色:白色
- 平素习惯:善饮
病情发展
- 时间:五月间
- 初诊情况:医者诊断为疟疾,但症状未见好转,反而燥渴加剧
- 具体症状:时常啖梨,呕吐、痰多,每次或至腕许,饮食少进,头晕昏闷,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赤,夜梦不安
- 发作频率:或一日连发二次,或二日三日一发,或连发二日
诊断与治疗
- 诊断:汪氏未泥呕吐、痰多、纳少、头晕、便秘、失眠诸证,脉证合参,认定此症“非疟,亦非热也”。盖“脉洪者,阴虚阳无所附,孤阳将欲飞越”,“渴甚者,胃虚津少,不能上潮于口”,且“年逾六十,血气已衰,加以疟药躁烈,又当壮火食气之时,老人何以堪此?”
- 治疗方案:以参、芪各七钱,归身、麦冬各一钱,陈皮七分,甘草五分,水煎,每次温服一酒盅
- 治疗效果:至六、七帖,痰止病除食进
按语
汪氏未泥呕吐、痰多、纳少、头晕、便秘、失眠诸证,脉证合参,认定此症“非疟,亦非热也”。盖“脉洪者,阴虚阳无所附,孤阳将欲飞越”,“渴甚者,胃虚津少,不能上潮于口”,且“年逾六十,血气已衰,加以疟药躁烈,又当壮火食气之时,老人何以堪此?”故以参、芪补气,归身、麦冬补血,从调补气血、培元固本着手,不以滋阴潜阳,亦非化痰和胃而食进痰止之功。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