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血瘀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杨伟英
- 性别:女
- 年龄:68岁
- 初诊日期:2011-11-17
主诉
腹胀大6+月,加重1周。
现病史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大,伴食欲不振,乏力、腰膝酸软,无发热、黄疸、恶心呕吐、腹疼等不适。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作B超、肝功能、传染性标志物等检查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住院予“放腹水、输白蛋白、保肝”等治疗半月,腹水减少出院。出院后间断服用中西药(具体不详)治疗。渐之出现消瘦、腹壁青筋暴露,近1周来,腹胀大较前明显加重,伴双足踝水肿、纳差、嗳气、胁痛、尿少、心烦热,无吐血便血。到该院复查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45U/L、谷丙转氨酶110U/L、血清总蛋白55g/L、血清白蛋白25g/L,A/g 0.8余项指标正常。B超提示:1.脾脏肿大(肋下2.0cm);2.大量腹水;3.肝脏缩小,肝实质回声不均、呈结节状,门静脉内径约14mm、脾静脉内径约98mm,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因经济拮据不愿住院治疗,经他人介绍就诊于导师门诊。
体征
- 精神状态:精神差
- 消瘦:消瘦
- 蜘蛛痣:胸部可见散在蜘蛛痣
- 腹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 腹部检查: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下未及,脾脏左侧肋下2.0cm,边缘光滑柔韧,轻度触痛,表面无节结。腹水征阳性,肠鸣音3-4次。双足踝以下指凹形水肿。
- 舌象:舌紫暗,苔腻
- 脉象:脉细涩
辨证分析
证属:肝肾阴虚气滞湿阻血瘀
病因:患者患“乙肝”多年,病久不愈,影响肝之疏泄,以致气滞湿阻于中,淤血不行,故见腹胀大,腹壁青筋暴露,胁痛;湿阻于下故双足踝以下水肿,淤血阻滞络脉故见胸部蜘蛛痣。中焦气滞湿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嗳气。肝肾同源,进而伤肾,致肝肾阴虚,阴虚内热上扰心神则心烦热;腰为肾之府,肾虚无以充养肾府,故见腰膝酸软;阴虚受纳无权故纳差。舌紫暗为淤血之征,苔腻为湿邪之情,脉细涩为阴虚血瘀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