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谢某
  • 性别:女
  • 年龄:22岁
  • 职业:农民
  • 病程:两年
  • 就诊时间:1999年2月28日

主诉

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已两年,前后住院3次。出院时尿蛋白(+++),白细胞(++),糖(+),颗粒管型(++),血红蛋白90g/L,全身浮肿,以腹部及下肢肿为甚,尿量少,每日约300~500ml。

体征

  • 面色:不华、苍白
  • 精神状态:疲乏
  • 饮食:一般
  • 舌象:苔薄黄,舌质稍澹
  • 脉象:细

初诊

  • 方剂:三草汤(茅根100克,益母草15克,金钱草、丹参、黄芪、当归、续断、银花、地丁、槟榔各10克,甘草6克)
  • 加减:桃仁、红花、马鞭草、倒水莲、田七、枳实
  • 服用周期:20剂

二诊

  • 症状变化:尿量增加,上肢浮肿减轻,但其余处水肿未消
  • 方剂调整:加乌附
  • 服用周期:20剂

三诊

  • 症状变化:四肢水肿消退,腹肿亦减,精神、食欲好转
  • 尿检结果:蛋白(++),白细胞(+),余项正常
  • 方剂调整:加白术、茯苓、厚朴
  • 服用周期:1月余

四诊

  • 症状变化:水肿全部消退,尿检及血常规全部正常
  • 方剂调整:继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

五诊

  • 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

评按

  • 水肿: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缠绵反复,经久难愈。
  • 治疗原则:基于“久病必瘀”的传统经验,以利水化瘀为法。
  • 方剂组成
    • 茅根:甘寒,凉血止血,利水而不伤阴津。
    • 益母草:利水消肿,行瘀血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瘀血不滞。
    • 金钱草:甘苦微寒,利水排石,清利肝胆、膀胱肾经湿热。
    • 黄芪、当归、二花、丹参:补益固本。
  • 治疗策略:持久治疗,守法守方,并时时注意通利小便,有水肿者以利水消肿,无明显水肿者以防再发。
  • 总结:清利通调水道,补益固护脏腑,祛邪与扶正相兼,利水与化瘀并行。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