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误治身亡,诚为后鉴

医案原文

全椒胡子任寓王东木兄宅。二月上旬,舟中受寒,即中阴经。王兄知医,自以桂枝姜附治之,暂减。因无发热头痛,病者漫不为意,饮食不节,酒肉无忌,致邪不解。如此半月,坐食时忽不能起立,遂困卧于床。渐变神昏谵妄,舌黑而干。迎医治疗,不识寒邪入里,食满胃中。误以舌干谬妄,认为前服热药所致。因身有红影,遂作斑狂。初用生地黄、玄参、麦冬、石膏、升麻、黄连不效,益加犀角、大黄,如斯三日,大便不动,而病愈笃。前医自逊不辨何证,易余诊视,脉则一息二至,似雀啄①之象,症则舌干而黑,身痛不能转侧,口不能言,余辞不治。因告之曰:此水极似火,《内经》“亢则害”之证也。今舌干不渴,阴也。脉只二至,阴也。谵妄声低,乃为郑声②,阴也。身重痛,不能转侧,阴也。夜则谵妄,日则但寐,阴也。身有疹影,乃寒极于内,逼阳于外,阴斑也。具此六阴,其舌干黑者,乃寒极于下,逼阳于上,假热也。因一假热而弃六阴,悖谬殆甚。王兄力嘱,勉用附子人参茯苓四逆汤。五日脉轻三至,身轻能言,稍有生机。至六日,真阳欲绝,夜汗三身,遂肉润筋惕,脉脱亡阳。乃苦寒结阴,大便冷秘,竟成藏结,药难下膈,又延六日而殒。前方于长舌干齿燥,用四逆汤而愈。以此证之,诚误治也,存为后鉴。(清·郑重光《素圃医案》)

证治评析

病有阴证似阳、阳证似阴者,每每难以分辨,但难分辨不等于不能分辨,因为假象往往是孤立出现的,即使有几个假象并现,相对于真实的症状和体征来说也是少数,如果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去仔细地辨证分析,则可认清疾病的本来面目。本案中出现六个阴证证候,而只有一个假阳证候,诚为阴证似阳。如果前医详审脉症,应能识别假象,正确施治,然其阴阳不辨,寒热不分,恣用苦寒,终至病不救。实当引以为戒。


按语:此医案强调了在临床辨证过程中,要全面分析病情,识别假象,避免误治。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