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刘某
- 性别:女
- 年龄:76岁
- 初诊日期:1959年4月3日
主诉
患者自幼哮喘,每遇冬令即频频发作。近年来发作不分季节,哮喘严重,服药少效。
现病史
目前主要症状是哮喘不能平卧,舌光绛,痰色绿,兼有白沫,脾虚便溏,日三四行,脉象沉细,重按如无。
诊断
邹老曰:高年阳弱气虚,根底已馁,气不摄纳,所幸胃气未败,尚可进食。系肺、脾、肾三脏交虚,专事理肺,愈理则愈虚矣。今应温肺以降气,扶脾以运气,摄肾以纳气,俾升降之气机协调,标本兼治,是为得之。
初诊方药
- 药物:
- 炙桂枝:1.2克
- 紫苏子:9克
- 旋覆花:6克(布包)
- 炙黄芪:9克
- 云茯苓:9克
- 北沙参:9克
- 土炒山药:9克
- 土炒冬术:12克
- 土炒潞党参:9克
- 五味子:1.2克
- 法半夏:4.5克
- 炙甘草:3克
- 黑锡丹:0.6克(另吞)
- 金匮肾气丸:12克(布包)
复诊
- 日期:1959年4月8日
- 病情变化:服药颇合病机,便溏止,喘自平,坐卧自如,气机得调
- 方药调整:
- 药物:
- 炙桂枝:0.9克
- 紫苏子:9克
- 旋覆花:4.5克(布包)
- 土炒山药:9克
- 土炒冬术:9克
- 土炒潞党参:9克
- 炙黄芪:4.5克
- 北沙参:4.5克
- 五味子:1.2克
- 法半夏:4.5克
- 炙甘草:3克
- 金匮肾气丸:9克(布包)
- 药物:
随访
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 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脾为后天之本而主运化,肾为水火之脏,为元阳之根本。肺虚则不能降气,脾虚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肾虚则不能纳气。肺、脾、肾三经交虚,升降机能失职,为哮喘之由来也。
- 本例患者,年逾古稀,病历数十载。所幸者,胃家未败,尚能纳食,虚能受补,故药可投以温养。
- 桂枝通阳化气;五味子保肺滋肾;旋覆花、苏子、半夏温肺降气平喘而化痰;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山药补气健脾渗湿以生金;沙参益气养肺祛痰;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黑锡丹扶阳镇逆。
- 本例病情复杂,方从苓桂术甘、苓桂甘味、四君、肾气丸和黑锡丹五方化裁变通,此为审证明确,胸有成竹者。病在肺、脾、肾三经,徒从肺治,即难以取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