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胜如医案
案例概述
- 患者信息:高某某,女,20岁。
- 初诊日期:1989年1月17日。
病史
- 受伤时间:5个月前。
- 受伤情况:右前臂被机器轧伤。
- 初步治疗:某医院急诊,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个月;某中医院,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共4个月。
- 治疗效果:发现右前臂背侧高凸,轻度疼痛,右手旋转受限。
检查
- X线片显示:右桡尺骨干中下1/3横断骨折,骨折线明显,断端在同一水平,只有少量骨痂生长,向手背侧成角,测量为15°,压之稍痛。
诊断
- 诊断结果:右桡、尺骨干中下1/3横断骨折。
处理
手法治疗
- 复位
- 操作过程:经病人同意,未用麻醉,令患肢前臂掌侧平放桌面,术者双手掌迭起放于高凸之尖顶,突然用大力下压,感到有一响声,高凸处变平,病人并不觉太痛。
- X线片显示:桡、尺骨干骨折的成角畸形已平复,对位良好。
- 固定
- 固定方法:用4块夹板过腕关节固定。
练功治疗
- 治疗建议:嘱每周来复查1次,每日患肢伸直,手掌直压墙壁,用力推挤20下,1日3次,每月复查照片1次。
- 治疗结果:经4个月的夹板固定及直臂平推锻炼,达到骨性愈合,停止治疗,嘱半年内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
- 随访情况:随访3年,已恢复原工作,右前臂旋转功能良好,握力与健侧相等。
诠解
- 骨折部位:桡、尺骨干双骨折多见于儿童或青壮年,常见于前臂中1/3和下1/3部位。
- 骨折后畸形:骨折后,骨断端间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复位有的容易,有的很困难。
- 前臂骨间膜:前臂骨间膜是致密的纤维膜,几乎连接桡、尺骨的全长,其松紧度随着前臂的旋转而改变。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上下松紧一致,对桡、尺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前或旋后位时,骨干间隙缩小,两骨稳定性减低。
- 治疗手法:对于陈旧性桡尺骨干横断残留成角畸形的骨折,治疗手法比较简单,且有规律。无论骨折后3个月或6个月,只要骨断端间未完全骨性愈合,就可将前臂平放桌面上,若背侧成角,前臂掌面放于桌上;若掌侧成角,前臂背面放于桌上,术者双手迭掌,放于成角最高凸处,用大力下压,常能感到一响声,畸形立即平复。一次不成,可再二再三,直至高凸平复为止。然后用过腕关节的夹板固定,摄X线片为证。此法也可用于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成角畸形,疗效良好。
【按语】
- 治疗要点:对于陈旧性桡尺骨干横断残留成角畸形的骨折,通过特定的手法治疗可以有效复位,且疗效良好。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