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冀某
- 性别:女
- 年龄:35岁
- 职业:航天部干部
- 初诊日期:1990年11月2日
主诉
- 自幼患过敏性哮喘,秋冬交界多发,曾进行脱敏治疗,疗效不佳,近年且有渐重趋势。
- 发作时间延长,症状加重,来诊时咳嗽,喘促,夜不得卧,活动后气喘加重。
- 自服消炎、解痉平喘药,平素需用气喘气雾剂维持。
体征
- 舌苔薄白边尖红
- 脉沉滑
- 口唇紫绀
- 面色觥白
辨证
- 初诊:痰热阻肺,肺脾肾皆虚。急则治标,先清热化痰,祛风解痉。
- 二诊:痰热基本清除,治宜加强宣肺之功,健脾利肾,以归气纳。
- 四诊:痰热基本清除,应振奋脾阳,温补肾阳。
用药
初诊
- 药物:桑叶30g, 桔梗12g, 黄芩15g, 黄连10g, 桃仁12g, 薄荷10g, 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青陈皮各12g, 熟地30g, 白蔻12g。
二诊
- 药物:桑叶30g, 桔梗12g, 桃仁12g, 薄荷10g, 党参15g, 云苓15g, 青陈皮各12g, 杭菊10g, 浙贝5g, 熟地30g, 枸杞子15g。
四诊
- 药物:桑叶30g, 党参20g, 白术15g, 茯苓15g, 熟地20g, 白蔻6g, 青陈皮各10g, 桃仁12g, 苦梗12g, 黄芩15g。
后期治疗
- 丸药: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9g重,早晚各一丸,连服2个月。
追访
- 追访年来,病情无反复,平时仅觉气短,嘱其可继服上方所做丸药。
按语
- 哮喘一证,有虚有实,有痰饮、有食积,又有气虚、阳虚等等,而久病辄发者,往往虚实夹杂,尤为难辨,立法处方当辨清楚。
- 叶天士“实则治肺,虚则治肾”,实为治喘之纲要。
- 本桉之哮喘自幼而得,素体脾阳虚,失其健运(过敏体质);肺为水之上源,少得滋助,伏痰中阻,每遇寒热等六淫之邪引动,渐责之肾,故治疗本例时,先以桑叶、荆芥穗、桔梗之类宣发肺气,佐以健脾温运的云苓、白蔻、党参,继以益肾涵水以治本,为巩固疗效,汤剂进后又配丸药。
-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健脾温肾之品一般都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使变态反应难以发生,故后期丸药有预防再发之功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