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培医案整理

个人经历

教育背景

  • 1939年: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
  • 1945年:入读彭州堋口乡小学。
  • 1951年:入读四川省彭州中学(初中两年半,系奉命统一提前半年毕业;高中三年)。
  • 1956年:经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以第一志愿报考并被录取,入读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六年制本科。为保证教学质量,将三次下农村除害灭病占据的教学时间补回来,经学院报请中央卫生部批准,统一延长学制半年,于1962年12月毕业。

工作经历

  • 1962年12月底:响应中央“支援祖国边疆建设”号召,主动要求并被学院及省高教局批准,由国家统一分配至新疆工作,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报到。
  • 1963年2月:由国家分配至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医院(属总医院性质)工作,任住院医师。1975年兵团交地方,建制归属改变,更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1978年医院归属再变动,更名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学术成就

  • 1964年2月:发表《治疗三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步报告》(中医杂志,1964年,第2期)。
  • 1965年5月:发表《“泻痢丹”治疗泻痢25例报告》(中医杂志,1965年,第5期)。
  • 1975年4月~1976年8月:保送赴北京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晋修,被安排去学术水平最高、老中医最集中的该院西苑医院,随王文鼎、岳美中、赵锡武、钱伯煊和赵心波等当代中医泰斗深造。
  • 1979年:发表多篇论文,包括《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1例报告》(陕西新医药,1979年,第8期)、《中药溷煎不宜马上废弃》(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明矾的实验研究及在内科领域的应用》(浙江中医药,1979年,第12期)等。
  • 1980年:发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证治初探》(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蒲辅周老大夫用药经验初步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第7期)、《蒲辅周老大夫学术思想初步探讨》(中医杂志,1980年,第9期)等。
  • 1981年:发表《琥金通淋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新疆中医药,1981年,第1期)、《蒲辅周学术渊源及其治学态度》(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等。
  • 1982年:发表《中医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和治疗》(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伤寒杂病论>在祖国医学中的地位和成就》[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增刊)]等。
  • 1983年:发表《大黄甘草汤治疗“食已即吐”症20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医药治疗急重危病症的近况》(张天、李兴培、田德荫、韩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4期)等。
  • 1984年:发表《王文鼎老大夫治疗哮喘经验琐谈》(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中医内科学科研命题设计和成果论文撰写》(受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主笔“长沙·全国中医内科科研方法研讨会”主旨文件,大会宣读。1988年6月,刊登时标题更为《中医科研命题设计和成果论文撰写刍见》,内容有增删(新疆中医药,1988年,第2期))等。
  • 1985年:发表《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71例》(新疆中医药,1985年,第1期)、《治验三则》(新疆中医药,1985年,第2期)等。
  • 1986年:发表《中医对白塞氏病的认识和治疗进展》(江苏中医杂志,1986年,第2期)、《王文鼎临床经验琐谈》(辽宁中医杂志,1986年,第4期)等。
  • 1987年:发表《岳美中教授治疗血证经验鳞爪录》(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3期)、《中医之历史及现状暨振兴新疆中医事业之宏观战略设想》(新疆中医药,1987年,第2期)等。
  • 1988年:发表《血丝虫病象皮肿中医临床研究一瞥》(福建中医药,1988年,第2期)、《试论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课程的设置》(西北医学教育,1988年,第2期)等。
  • 1989年:发表《赵锡武教授医话两则》(新疆中医药,1989年,第1期)、《复发性口疮证治(摘要)》(中医杂志,1989年,第3期)等。
  • 1990年:发表《蒲辅周学术思想拾萃》(中医杂志,1989年,第12期)、主编《蒲辅周研究》一书(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等。
  • 1991年:发表《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6例次》(李兴培,等.新疆中医药,1991年,第2期)、《蒲辅周运用反治法经验浅析》(中医杂志,1990年,第8期)等。
  • 1992年:发表《蒲辅周汗法学术见解暨临证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2年,第5期)、《归脾汤治疗两例顽固性心律失常》(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等。
  • 1993年:发表《风疹块验桉三则》(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年,第4期)、《口甘不尽属湿热》(中医杂志,1993年,第4期)等。
  • 1994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补气养阴治疗心脑血管病举隅》(宁建武撰)(中医杂志,1994年,第6期)、《李兴培教授补气养阴治疗疑难病证》(宁建武撰)(新疆中医药,1994年,第3期)等。
  • 1995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辨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宁建武撰)(辽宁中医杂志,1994年第11期)。
  • 1996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辨治湿热证经验》(宁建武撰)(新中医,1996年,第1期)等。
  • 1997年:发表《李兴培教授温脾肾调冲任治疗不孕症》(秦毅、耿直整理)(新疆中医药,1997年第3期)等。
  • 1998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辨治疑难病证学术思想初探》(宁建武、耿直、李永强撰)(新中医,1998年,第4期)等。
  • 1999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辨治妇科病经验》(宁建武、李永强、秦毅整理)(中医杂志,1999年,第3期)等。
  • 2000年:发表《李氏“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2例》(宁建武、王晓寰、陈克年、张全意、彭钰弟、陈新化、孟农、刘晨波、陈阳、马丽、秦毅、王炳兰、唐晚生撰)(新疆中医药,2004年,第5期)等。
  • 2001年:发表《李兴培教授治疗急证学术思想的初步探讨》(李永强、宁建武、秦毅、陈阳、马丽撰)(中国中医急症)等。
  • 2002年:发表《李兴培教授临证经效方钩玄》(李永强撰)(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0期)等。
  • 2003年:发表《李兴培教授谈中医对非典的认识及防治》(李永强撰)(新疆中医药,2003年,第3期)等。
  • 2004年:发表《李氏“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2例》(宁建武、王晓寰、陈克年、张全意、彭钰弟、陈新化、孟农、刘晨波、陈阳、马丽、秦毅、王炳兰、唐晚生撰)(新疆中医药,2004年,第5期)等。
  • 2005年:发表《李兴培教授治疗急证学术思想的初步探讨》(李永强、宁建武、秦毅、陈阳、马丽撰)(中国中医急症)等。
  • 2006年:发表《滋肾清胃汤治疗牙痛197例临床观察》(秦毅撰)(新疆中医药,2006年,第5期)等。
  • 2010年:发表《15个疑难病医桉》(宁建武、李永强整理),收入王永炎主编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桉精粹·第6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2011年:发表《李兴培教授治疗痹证的学术思想初探》(秦毅撰)(陕西中医,2011年,第7期)等。
  • 2012年:发表《漫漫岐黄路探赜不回首》,编入张奇文等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续篇(第三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2013年:发表《从萝卜抗癌说开去》(新疆中医药,2012年,第4期)等。

荣誉与奖励

  • 1980年:晋升为主治医师。
  • 1982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 1984年:晋升主任医师、中医学副教授。
  • 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86年:晋升主任医师、中医学副教授。
  • 198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副教授。
  • 1990年:第四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
  • 1991年:晋升中医学教授。
  • 199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1995年:被聘为由郭子光、熊曼琪、徐木林、小川新(日)、十河孝博(日)主编《现代中医治疗学》编委。
  • 1997年:《活络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试论扶正消积汤治疗恶性肿瘤》被收入中国医药百家精华丛书编委会、美国中华医学会(U.S.CMA)主编的《中国当代中医特效疗法临证精萃》(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
  • 2000年:经验方益气养血宣痹汤被收入中国中医药报主编《中国当代名医名方录》,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 2001年:被聘任为国家科委主持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中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 2002年:李兴培、刘敏如主编《中医之路》一书,香港灵兰阁图书国际公司出版。
  • 2003年:刘敏如、李兴培、马有度主编《医道传承录——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届毕业校友(1956~1962)医文集》(上、下)一书,香港灵兰阁图书国际公司出版。

指导与传承

  • 1992年:被确定为我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 2001年:被聘为由郭子光、熊曼琪、徐木林、小川新(日)、十河孝博(日)主编《现代中医治疗学》编委,执笔有关丝虫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干燥关节炎综合征、蛔虫病、烧虫病、荨麻疹等10种病症50000余字的撰写工作。

按语

李兴培教授在中医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丝虫病、慢性肾炎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后学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