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葛某
- 性别:女
- 年龄:43岁
- 初诊日期:1977年10月12日
主诉
- 嗓音嘶哑
- 咽头有异物感
- 咽干
- 恶心
- 胸闷气逆
初诊检查
- 咽部小血管扩张
- 右声带中段有肿物隆起
初诊脉象
- 舌薄苔
- 脉细弦
初诊诊断
- 声带肿胀属瘀
- 喉头作鲠是气
初诊方剂
- 药物:厚朴6g,半夏10g,陈皮10g,苏梗6g,乌药10g,红花6g,当归尾10g,赤芍10g,射干3g,鸟不宿10g
- 煎服:5剂
二诊
- 日期:1997年11月1日
- 症状:喉部不舒服感加重,嘶哑更严重,胸闷如堵,刷牙时恶心
- 检查:喉咽同上诊,充血明显加重
- 脉象:舌少苔,脉细
二诊诊断
- 续用初诊方剂,加减以适应当前病情
二诊方剂
- 药物:厚朴6g,半夏10g,陈皮10g,苏梗6g,乌药10g,红花6g,当归尾10g,赤芍10g,射干3g,鸟不宿10g
- 煎服:5剂
三诊
- 日期:1997年11月8日
- 症状:咽部无变化,右声带中段仍有隆起及充血
- 检查:同上诊
- 脉象:舌薄苔,脉弦细
三诊诊断
- 继续开郁理气
三诊方剂
- 药物:厚朴6g,半夏10g,陈皮10g,苏梗6g,茯苓10g,红花6g,当归尾10g,六曲10g,射干3g,橘叶10g
- 煎服:5剂
四诊
- 日期:1997年11月14日
- 症状:咽头阻塞改善,进食时仍有鲠介感,颈部压迫感减轻
- 检查:声带右侧充血,肿物不明显
- 脉象:舌薄苔,脉细弦
四诊方剂
- 药物:厚朴6g,半夏10g,陈皮10g,苏梗6g,茯苓10g,红花6g,当归尾10g,六曲10g,射干3g,橘叶10g
- 煎服:5剂
五诊
- 日期:1997年11月21日
- 症状:异物感仍有,压迫感,嘶哑好转,腹部作胀
- 检查:右声带段仍微隆无变化
- 脉象:舌薄苔,脉细
五诊方剂
- 药物:厚朴6g,半夏10g,陈皮10g,苏梗6g,茯苓10g,红花6g,当归尾10g,六曲10g,射干3g,大腹皮10g
- 煎服:5剂
六诊
- 日期:1997年12月3日
- 症状:咽部不适,压迫感,进食通顺,全身畏寒,呕吐恶心,大便偏干,右肩疼痛,发音尚可,腹部作胀消失
- 检查:右声带充血,肿物不明显
- 脉象:舌薄苔,脉平
六诊诊断
- 新邪出现,暂先祛邪
六诊方剂
- 药物:桑叶10g,桔梗6g,前胡10g,金银花10g,甘草3g,马勃3g,杏仁10g,薄荷后下6g,苏梗6g
- 煎服:5剂
七诊
- 日期:1997年12月14日
- 症状:咽部仍有压迫感,恶心好转
- 检查:右声带充血
- 脉象:舌薄苔,脉平
七诊方剂
- 药物:甘草10g,小麦10g,大枣5枚,射干3g,马勃3g,当归尾10g,赤芍10g,苏梗6g,香附6g,枸橘李10g
- 煎服:5剂
八诊
- 日期:1997年12月20日
- 症状:较舒服,恶心消失
- 检查:右声带充血及肿胀
- 脉象:舌薄苔,脉平
八诊方剂
-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10g,红花6g,乳香6g,没药10g,穿山甲6g,角针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射干3g
- 煎服:5剂
九诊
- 日期:1997年12月29日
- 症状:嘶哑好转,异物感严重
- 检查:右声带充血
- 脉象:舌薄苔,脉细
九诊诊断
- 继续使用原方,去乳没,加兜铃
九诊方剂
-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10g,红花6g,射干3g,马兜铃10g,穿山甲6g,角针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
- 煎服:5剂
十诊
- 日期:1978年1月4日
- 症状:较舒服,有黏痰卡住咽头,嘶哑明显改善
- 检查:右声带充血
- 脉象:舌薄苔,脉平
十诊方剂
- 药物:当归尾10g,赤芍10g,红花6g,射干3g,马兜铃10g,穿山甲6g,角针6g,金银花10g,天花粉10g
- 煎服:5剂
按语
- 神授卫生汤出自《外科正宗》,方中羌活、防风、白芷、穿山甲、沉香、红花、连翘、石决明、金银花、皂角刺、当归尾、甘草、天花粉、乳香、大黄,功能以疏风清热、活血化瘀、解毒消肿为主,用以治疗痈疽、发背、疗疮、瘰疬、痰湿流注等红肿化脓等外科疾病。
- 干老早年从事外科,对外科方剂运用得心应手,此方加减用于慢性喉炎,注重其活血化瘀、清热消肿,前列多例病例中屡屡使用。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