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医案整理
## 病例6
### 患者信息
- **姓名**:林某
- **性别**:男
- **年龄**:36岁
- **初诊日期**:1977年7月12日
### 主诉
- 慢性咽炎,曾用中药治疗改善,后因头痛停止治疗。
- 一度嘶哑,发音不畅。
- 咽部干燥、疼痛、毛涩、不舒,饮水难润,症状在着凉或疲劳后加重。
### 初诊检查
- **咽部**:咽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污红。
- **声带**:弥漫性慢性充血。
- **舌象**:薄苔质有红意。
- **脉象**:细。
### 初诊方剂
- **药物**:川黄柏6g,知母10g,生地10g,沙参10g,麦冬10g,马勃3g,射干3g,鸟不宿10g,茅根10g,玉泉散包10g。
- **煎服**:5剂。
### 二诊
- **日期**:1997年7月19日
- **症状改善**:咽部干燥明显改善,发音渐亮。
- **检查**:咽部变化不大,声带充血重点在游离缘,无薄黄苔。
- **方剂调整**:川黄柏6g,知母10g,生地10g,沙参10g,金银花10g,生石膏先煎30g,射干3g,鸟不宿10g,六一散包10g。
- **煎服**:5剂。
### 三诊
- **日期**:1997年7月27日
- **症状改善**:干燥已滋润一些,阵发性头痛的发作时间已少,痛减轻,发音已亮朗。
- **检查**:咽部稍充血,扁桃体(±),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声带充血更转,舌薄苔映黄,脉平。
- **方剂调整**:生地10g,玄参10g,沙参10g,麦冬10g,射干3g,马勃3g,芦根30g,天花粉10g,金银花10g,茅根10g。
- **煎服**:5剂。
### 四诊
- **日期**:1997年8月3日
- **症状改善**:咽干略润,头痛减轻,发音已洪润。
- **检查**:咽部仍感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舌薄苔,脉平较细。
- **案解**:阳甚阴衰,不亢必腾,此疼痛之作也。阴被阳消,非枯即藁,咽干本在必然。本案初投知柏地黄以滋阴清火,一剂而知。续用增液汤加减以益肾生津,头痛缓而干燥润者,可知主在阴亏。然后病及阳耳,故肝阳以肾阴充沛而自敛。中肯之方,不拟易辙。
- **方剂调整**:生地10g,玄参10g,沙参10g,麦冬10g,射干3g,马勃3g,芦根30g,天花粉10g,金银花10g,茅根10g。
- **煎服**:5剂。
### 五诊
- **日期**:1997年8月9日
- **症状改善**:自感殊有好转,表现头痛似有似无,咽干稍润,此外肛裂也近来好些,发音时朗时晦,殊难稳定。
- **检查**:咽部充血渐澹,声带轻度充血,舌薄苔、质嫩红,脉平。
- **案解**:阳有敛象,阴亦转机,因之头痛咽干,俱行轻减,致于嘶哑时作者,良以新邪所致,理应逐进原方,又过刻有,暂稍调整。
- **方剂调整**:生地10g,玄参10g,沙参10g,麦冬10g,射干3g,马勃3g,蝉衣3g,桑叶10g,连翘10g,玉蝴蝶3g。
- **煎服**:5剂。
### 六诊
- **日期**:1997年8月16日
- **症状改善**:发音已润,咽干咽痛则仍然平稳而进步不速,头痛已解。
- **检查**:咽部充血仍然红艳,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舌薄苔,平脉。
- **案解**:阳敛阴沛,总是好转之途。时邪频侵,确属途中障物。当从清化与滋养并进。
- **方剂调整**:百合10g,生地10g,玄参10g,桂枝10g,金银花10g,马勃3g,蝉衣3g,沙参10g,茅根10g,玉泉散包10g。
- **煎服**:5剂。
### 七诊
- **日期**:1997年8月24日
- **症状改善**:病情平稳,微干钝痛,总难清除,发音好转。
- **检查**:咽部仍有充血,淋巴滤泡增生,舌薄苔。
- **案解**:病去迟迟,绝非药不对症,总是咎归顽固。
- **方剂调整**:川黄柏10g,知母10g,百合10g,生地10g,玄参10g,桂枝10g,金银花10g,马勃3g,沙参10g,茅根10g,玉泉散包10g。
- **煎服**:5剂。
### 八诊
- **日期**:1997年8月30日
- **检查**:同上,舌薄苔映黄。
- **案解**:病在稳定中进步,干与痛一时总难全消。
- **方剂调整**:生地10g,玄参10g,知母10g,川黄柏6g,射干3g,马勃3g,金银花10g,桂枝10g,芦根30g。
- **煎服**:5剂。
### 九诊
- **日期**:1997年9月14日
- **症状变化**:近来咽头干燥、毛涩不舒,反而较前为甚。又增咳嗽有痰(痰过去没有过的),耳鸣已10年(去过未诉述过),高调很高,为阵发性,疲劳后即严重,安静时减轻。
- **检查**:咽部斑状充血,红艳,后壁淋巴滤泡团块状增生,扁桃体I度肿大,声带虽不充血,但不清白,室带活跃。两耳鼓膜正常,音叉测验:韦氏居中,吕氏骨。
- **案解**:病去迟迟,绝非药不对症,总是咎归顽固。
- **方剂调整**:川黄柏10g,知母10g,百合10g,生地10g,玄参10g,桂枝10g,金银花10g,马勃3g,沙参10g,茅根10g,玉泉散包10g。
- **煎服**:5剂。
### 按语
- **总结**:阳敛阴沛,总是好转之途。时邪频侵,确属途中障物。当从清化与滋养并进。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