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医案(4则)

案一:散寒涤痰通经治疗中风

患者信息

  • 姓名: 陈某
  • 性别: 女
  • 年龄: 52岁
  • 医案编号: 009H039
  • 初诊日期: 2002年11月27日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 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抬臂不能平肩,手胀麻,指略可屈伸,不能持物;下肢无力,挽行不能抬足,舌强,语言不清,流涎、饮呛,嗜睡,二便尚调。
  • 舌象: 舌淡黯,苔白腻满布。
  • 脉象: 脉沉弦细紧涩。

诊断

  • 中医诊断: 中风—中经络(中脑梗死)
  • 证型: 风寒夹痰,痹阻经络

按语

  • 脉象分析: 脉沉主气,邪实者,阻遏气机,气血不能畅达而脉沉,沉而紧乃风寒侵袭,气机闭郁,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紧。脉弦细主痰,主湿,脉紧涩为寒湿入营,营血失于畅达,血脉痹阻。风寒夹痰,痹阻经脉,留而不去则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语言不清。舌淡黯,苔白腻满布,为风寒痰湿内阻,营血系失于畅达所致。
  • 治疗原则: 散寒涤痰通经

初诊方剂

  • 方名: 《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加减
  • 药物组成:
    • 桂枝 12g
    • 炮附子 12g
    • 川芎 8g
    • 麻黄 6g
    • 党参 12g
    • 赤白芍各 12g
    • 杏仁 9g
    • 防风 9g
    • 苍术 12g
    • 白芷 9g
    • 僵蚕 12g
    • 半夏 12g
    • 制南星 10g
    • 菖蒲 9g
    • 生姜 6片
  • 煎服方法: 3剂,水煎服,4小时服1煎,温覆啜粥令汗。

二诊

  • 日期: 2002年11月30日
  • 病情变化: 药后通身皆汗,周身轻松,神情见振,蜗僻不遂皆减,饮已不呛,左半身仍无力不遂。舌强见轻,语言略好转。脉转沉细涩无力,紧象已除。舌淡黯,苔见退。
  • 诊断: 气虚夹痰瘀阻闭经络
  • 治疗原则: 益气活血、涤痰通经
  • 方剂: 补阳还五汤加减
  • 药物组成:
    • 生黄芪 120g
    • 赤芍 12g
    • 川芎 8g
    • 当归 12g
    • 地龙 12g
    • 桃红各 12g
    • 柴胡 8g
    • 升麻 6g
    • 防风 9g
    • 半夏 12g
    • 制南星 10g
    • 白芥子 9g
    • 白附子 10g
  • 煎服方法: 水煎服。

三诊

  • 日期: 2003年1月25日
  • 病情变化: 上方加减,共服70剂,左肢力增,活动已恢复正常,语言清晰,脉缓滑,舌可。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