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万鑫医案
案例概述
- 患者信息:高某某,女,22岁。
- 初诊日期:1975年5月9日。
病史
- 发病时间:3日前骑自行车被撞,右肩部着地。
- 主要症状:右肩及锁骨中部疼痛剧烈,不能抬举。
- 体征:右锁骨中段处肿胀明显,可见青紫瘀斑,压痛明显,可闻及明显骨擦音。
- 影像学检查:X线片示:右锁骨中段斜形骨折,近端向上移位,远端向下错位。
诊断
- 诊断:右锁骨中段斜形骨折。
处理
(1) 复位
-
架肩上提法:
- 患者坐位,一助手用手握住患侧肘部,并用另一上肢前臂插入患侧腋下,用力向上提端。
- 术者用双手分别捏住骨折远近两断端,嘱架肩的助手轻轻放松,同时让病人抬头挺胸。
- 在这个过程中,术者从下向上推或从前向后按压以矫正成角畸形,使骨折恢复对位对线。
-
旋转变位法:
- 锁骨骨折后,绝大多数呈近端向上错位,远端向下错位。
- 首先改变这种情况,使近端在下,远端在上,然后再进行复位。
- 在助手向上提端下,术者一手将骨折远端固定好,另一手将近端用按压旋转的方法改变原来错位的方向。
-
架肩下牵法:
- 一助手前臂仍置于患者腋下,向上端提,向颈侧用力。
- 另一助手双手握患者前臂及手,用力向下牵拉。
- 术者双手用捏挤、按压的方法进行对位,对位满意后,即停止牵拉。
(2) 夹缚固定
- 固定方法:
- 嘱病人保持抬头挺胸姿势。
- 固定时医师要用两手保持好折骨的对位、对线。
- 首先在锁骨上窝处靠骨折近端处压一棉垫,要填至高出折骨近端。
- 在折骨远端的下方也垫一厚棉垫,这两个棉垫也可用四列或五列绷带卷成直径约2cm的纱布卷代替。
- 然后再在折骨局部压上一大方块厚棉垫,上面压月牙形纸板,凹面朝向颈侧,用橡皮膏将之黏牢固定。
- 再于患者双侧腋下各垫一直径约6cm粗大棉卷,棉卷的两端要薄,一直垫到肩部的前后侧。
- 最后用三列绷带做双肩前后“∞”字固定。
- 固定后进行透视观察复位情况,复位不满意时,可解除固定物重新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