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昆子医案
### 基本信息
- **年龄**:四岁
- **就诊日期**:庚申二月十三日
### 病情描述
- **症状**:寐醒出外冒风,闻爆竹而惊,即身热咳嗽。
- **舌脉**:纹紫,脉数。
- **诊断**:伏气在于肝胆,因风邪而起。
### 初诊方剂
- **药物**:桑、丹、蒡、前、象贝、薄荷、豉、栀、蝉衣、银花、钩藤、鲜竹叶、苦桔梗。
- **效果**:进药不多,因素有暮汗,服后瞬即布汗。
### 二诊
- **日期**:十四日
- **症状**:便溏五次,咳减,转气逆微呻,多眠,有痰声,口渴。
- **方剂**:冬瓜子、兜铃、茅苇茎、竹叶、银花、蝉衣、甜葶苈、象贝。另西月石、制雄、川贝末、生矾少许。
### 三诊
- **日期**:十五日
- **症状**:服药后吐痰三口,上午热减,下午热起,气逆殊甚,口渴汗粘,指纹紫青,有肺胀之险。
- **方剂**:知母、兜铃、鲜沙参、石膏、薄荷、杏仁、枇杷叶、瓜瓣、苇茎、竹叶等,因稚体痰壅未用。
- **处理**:晚以芦根二尺、冬瓜子一两煎饮,时哺,其喘忽大减。
### 四诊
- **日期**:十七日上午
- **症状**:喘减,咳加多汗,头额之热已澹。
- **方剂**:连翘、银花、前胡、蝉衣、黑山栀、枳实、竹茹黄、知母、兜铃、楂炭、枇杷叶、鲜竹叶、茅苇茎、丹皮。
### 五诊
- **日期**:十八日清晨
- **症状**:热势更衰,惟咳仍多。
- **方剂**:如昨出入,加雄精、川贝、杏仁末。咳稍减。
### 六诊
- **日期**:十九日
- **症状**:热又较着,溲红咳盛,颧红唇干,气微促。
- **方剂**:翘、银、前、蝉、蒌皮、枳、茹、知母、兜铃、黑山栀、黄芩、瓜子、象贝、茅苇茎等。
### 七诊
- **日期**:廿日
- **症状**:服二煎。
- **日期**:廿一日晨
- **症状**:吐痰甚多,其热全清。
### 总结
- **病情分析**:明是蕴邪挟痰,凌肺作胀。
- **治疗过程**:二方清润,邪不外达,终以清宣降胃涤痰而应,先后之间不容欲速有如是者。
### 按语
综观是症,明是蕴邪挟痰,凌肺作胀。二方清润,邪不外达,终以清宣降胃涤痰而应,先后之间不容欲速有如是者。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