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基本信息

  • 患者:湖州王
  • 就诊时间:六月初
  • 主要症状:面肿,渐及腹肢茎囊,食减便泄
  • 病程:两月
  • 舌象:舌黄有刺
  • 脉象:脉浮而濡

诊断分析

  • 病因: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 病机:时已入秋,肿盛必喘哮,倚息不能卧

按语

  • 原文:经谓肿自上起者,当开鬼门;肿盛于下者,当先治其上。盖言水肿之夹风者,必先发汗也。今面肿于身,是病之主症未退,而食减便泄,则脾胃之土德已薄,何以防堤泛滥?时已秋矣,肿盛必喘若咳逆,喉作水鸡声,倚息不能卧,则肺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权益弛。窃恐忧占灭顶。既形之肿固难退,退亦易复,而未形之喘必将至,至更难御。急须消患于未萌,后图崇土御水之汁。
  • 评议:“面肿于身”为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食减便泄”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而时已入秋,肿盛必喘哮,倚息不能卧,可预见水肿难退,喘哮将至。方用猪苓汤化裁合广陈皮、薏苡仁、党参等培土制水,利水消肿,加蜜炙麻黄、五味子、生姜皮、杏仁、紫苏叶、芦根等宣肺理气,以防未形之喘。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