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浑身发抖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陈某
  • 性别:男
  • 年龄:13岁
  • 初诊日期:2006年5月4日

主诉

阵发性浑身发抖,持续1年余。

初诊

1. 病史

  • 发病时间:2005年5月
  • 症状:每日发作8、9次,常常睡觉时被抖醒。
  • 二便情况:正常
  • 舌象:红
  • 苔象:黄
  • 诊断:痫病(癫痫)
  • 证型:阴虚阳亢

2. 治法

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3. 处方

  • 基本方名:天麻钩藤饮加减
  • 药物
    • 川芎:15g
    • 丹参:20g
    • 白蒺藜:15g
    • 赤芍药:15g
    • 茺蔚子:15g
    • 明天麻:9g
    • 胆南星:9g
    • 白附子:7g
    • 广地龙:15g
    • 白僵蚕:9g
    • 全蝎:6g
    • 郁金:15g
    • 远志:9g
    • 生龙骨:30g
    • 生牡蛎:30g
  • 煎服方法:10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4. 指示

  • 饮食:清淡饮食
  • 情志:调畅情致
  • 休息:注意休息

复诊

1. 服药后症状变化

  • 疾病发作次数:减为5、6次,较前减轻
  • 辨证分析:初诊辨证正确

2. 调整处方

  • 加药:石决明:20g,蝉蜕:7g
  • 目的:增强息风之力
  • 剂量:再进15剂

三诊

1. 服药后症状变化

  • 疾病发作次数:4~5次

2. 调整处方

  • 加药:黄芪:15g,淫羊藿:15g
  • 目的:扶正祛邪
  • 剂量:15剂

四诊

1. 服药后症状变化

  • 疾病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日发作1~3次
  • 病情:得到缓解

2. 指示

  • 继续服药:坚持治疗

按语

  • 现代医学:未查出确切原因
  • 中医辨证:阴虚阳亢动风之证,病归癫痫
  • 病因分析:患儿年幼,肾精未充,肝阳上亢,见浑身发抖;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阳亢之征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