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某医案

##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40岁
- **初诊日期**:2010年8月12日
- **主诉**:头部痉挛性疼痛18年

## 症候
- **主要症状**:右头后部痉挛性疼痛,每次发作三四个月。发作时坐着能缓解,躺下则加重。伴流泪喷嚏,患侧眼充血,鼻塞,口干。
- **舌象**:苔白略腻
- **脉象**:脉弦滑
- **发作频率**:现正值发作,五六天剧烈发作一次
- **既往诊断**:枕大神经痛(颈椎病引起)
- **检查结果**:太阳经无异常,脑核磁、颈片无异常

## 经络诊察
- **经络异常**:少阳经异常

## 辨经
- **病位**:病在少阳经

## 选经
- **选经**:少阳经

## 选穴
- **一诊**:外关、足临泣、会宗(右)、丘墟(右)、阳陵泉(右)
- **二诊**:病在颈部太阳与少阳经筋之间。右关冲放血,针患侧外关、足临泣、申脉
- **三诊**:头痛缓解,唯有项部足太阳经发胀,取太阳经、少阴经。针患侧天柱、后溪、申脉、复熘
- **四诊、五诊**:选穴同前,加鱼际、少府、玉枕。另根据患者症状的湿象,如头胀,苔厚腻,取太阴经、阳明经。针尺泽、阴陵泉、内庭、鱼际,并配合右侧天柱、玉枕、腕骨、阳谷调治

## 疗效
- **疗效**:经5次治疗基本缓解。属显效

## 医案解读
本例诊治的基本思路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 **发作期**:若在发作期并有少阳经的症候,如目赤痛、耳鸣、口干口苦,经络诊察发现少阳经异常,则取患侧外关、足临泣,可在关冲放血。
- **缓解期**:若在缓解期,多以太阳经异常为主,则取天柱、玉枕、手太阳经的腧穴,如腕骨。有时太阳经与少阳经同时异常,可并取玉枕、脑空等穴。
- **综合治疗**:同时患者症候显示有太阴湿象及阳明热象,太阴与阳明表里经同取,以清热化湿。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