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疮疖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刘某
- 性别:女
- 年龄:31岁
- 初诊日期:2013年7月2日
主诉
多发性疮疖1年多。
症候
- 发作情况:疮疖1~3个月一发,曾服抗生素、外用消炎药,效果不明显。
- 症状:发作时伴发烧(37℃~38℃),局部热疼红肿,疖头破溃,有脓血绿色分泌物。
- 关联:每次发作与性生活有关,大多之后3~5天发病。
- 检查结果:医院检查告知属葡萄球菌感染。
- 舌苔脉象:苔舌澹暗,脉沉细。
- 经络诊察:足厥阴经异常,期门有压痛。
辨经
- 辨经:厥阴经。
选经
- 选经:厥阴经、冲脉。
选穴
- 一诊:右侧曲泉、太冲、公孙。
- 二诊:右侧曲泉、太冲。
- 三诊:右侧曲泉、太冲、中都。
- 四诊至六诊:右侧曲泉、太冲、筑宾(加灸)、足三里、曲池。
- 七诊:右侧曲泉、太冲、筑宾(加灸)。
- 八诊至十诊:曲池、足三里,灸筑宾(右)。
疗效
- 治疗结果:治疗7次以后疮疖基本消失,再巩固3次,3个月后追访未复发,属临床治愈。
医案解读
- 患者情况:在当地医院曾做过各种检查,排除性病。男性伴侣未做任何检查,但怀疑属葡萄球菌A感染造成。
- 经络诊察方法:使用了经络诊察的五种基本方法,即审视、切候、循推、按压、扪抚等。
- 辨经依据:
- 审视:疮疖处色红肿,脓已部分排出(破溃),属阴疮。
- 循推:发现患者双侧足厥阴肝经的蠡沟和太冲穴都有结节,但右侧蠡沟的结节比较大,正好与其病灶相对应。
- 按压:按右期门穴,肝的募穴,发现亦有异常,说明确实属足厥阴肝经。
- 选穴依据:
- 太冲:促进疮面愈合。
- 曲泉:调理气机。
- 公孙:配合足太阴经的络穴,包括腹股沟的络脉。
- 治疗过程:
- 二诊:疮疖缩小,配穴基本相同,去公孙。
- 三诊:疮疖的色泽已正常,但按压时仍有疼痛感,因此加足厥阴经的郄穴蠡沟,调节本经的气血流量,可调气止痛。
- 四诊至七诊:疮疖逐渐消失,疮口亦收。主要穴组是阳明经的合穴曲池、足三里,选这两个穴位是为了调理本经的气机,也由于阳明经多气多血,能温煦肌肤,因此能清血分之热。针、灸患侧阴维脉的郄穴筑宾解毒。
- 九诊以后:为了防止复发继续针双侧曲池、足三里,灸筑宾穴。
按语
- 治疗总结:通过经络诊察选的腧穴正确,治疗效果显著,最终治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