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盂肾炎医案
## 患者信息
- **姓名**:姜某
- **性别**:女
- **年龄**:25岁
## 主诉
- 患慢性肾盂肾炎已1年多,近时加剧。
- 头面四肢浮肿,下肢较甚。
- 右腰酸痛。
- 小便短赤浑浊如橘子汁。
- 怯寒甚,间或微热,但不汗出。
- 容易感冒,神疲肢倦,不思饮食。
- 有时腹胀,自觉口臭。
- 大便时结时溏,带血。
- 头昏,耳鸣,心悸,健忘,寐多恶梦而易醒,醒则难再入寐。
## 舌脉
- 舌根苔微黄腻。
- 脉迟。
## 初诊日期
- 1963年11月24日
## 初诊治疗
- **方剂**:麻黄附子汤合白茅根汤加味
- **药物**:
- 麻黄 3克
- 熟附子 6克
- 白术 6克
- 云苓 6克
- 白芍 6克
- 党参 10克
- 炙甘草 15克
- 干浮萍 10克
- 白茅根 30克
- 生苡仁 15克
- 赤小豆 15克
## 二诊情况
- 连服6剂后,尿转清长,浮肿消退,腰酸痛除。
- 口臭减轻,胃纳渐开,饮食增进,大便已转正常。
- 精神见好,心不悸,耳不鸣,夜寐安。
## 复诊治疗
- **方剂**:守上方再进以巩固疗效
## 按语
本例水肿病情复杂,寒热虚实症象纷呈。从其水肿而怯寒脉迟来看,固属寒湿;从其水肿而小便黄如橘汁口臭苔黄来看,则属湿热;从其怯寒脉迟神疲肢倦不思饮食有时腹胀大便时溏来看,固属阳气虚;从其头昏耳鸣心悸健忘寐少梦多易醒大便时结或带血来看,则属阴血虚。乍看颇有目眩神迷之感,但细加分析,从邪方面看实为寒湿遏热;从正方面看却是阳气偏虚。故用麻黄附子汤以温补阳气,宣化寒湿,并合用白茅根汤以清利湿热。其中甘草五倍于麻黄,也和例3一样是针对心悸而重用。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