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医案
初诊信息
- 患者信息:于善杰,男,71岁,退休教师,青岛人。
- 就诊日期:2009年12月9日
- 主诉:头摇、双手颤抖三十年,不能走路半年。
- 现病史:1978年开始出现手颤抖,2008年双手颤抖加重,并出现不自主摇头,伴头晕、乏力、下肢麻木、形体消瘦。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帕金森氏综合征;2型糖尿病。多次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差。半年前,除上述病证加重外,双下肢麻木、僵直,不能行走,血糖值居高不下,又住院治疗三月余,除血糖有所好转外,颤动未减,自动出院。经友人介绍希望中医治疗。
- 现症:家属搀扶来诊室,形体消廋,神志清,精神紧张;肌肉僵直,碎步慢走;头部呈水平状摇摆,双手呈捻丸样颤抖,情绪激动时加重,每天靠服西药“金刚烷胺、安定”维持。同时伴头晕目眩,腰酸乏力,不能行走,小便频数,泡沫成堆,大便干结,时有出血。
- 检查:血压19.7/11.33千帕(148/85毫米汞柱)。化验:空腹血糖8.2mmol/L;B超:前列腺肥大;舌质红,舌前中央有深裂纹,舌苔偏少泛红,脉左关弦大,尺脉弱。
诊断
- 西医诊断:帕金森氏综合征;2型糖尿病。
- 中医诊断:颤症。肝郁化热生风,失其调达(帕金森氏综合征)。
辨证
-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体阴而用阳,主筋。肝血不足,阴不涵阳,阳动生风,筋失濡润,则失其柔和调达之性,故出现震颤、抽搐、僵直,紧张时痉挛更重,活动时迟缓不稳;肝失调达,魂魄无依,故表情呆板、澹漠、思维迟钝、言语不利、行动迟缓。
- 本病案患者:摇头震颤显然是风,脉左关弦大,直上鱼际,主气逆于内,风发于外,舌苔少,舌质偏红,尺脉弱,主阴虚于下,而火亢于上,风火相煽,则颤抖摇头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