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脾虚+便溏

患者年龄1岁3月,主诉吐泻一周,发热、咳嗽三天。中医诊断脾虚泄泻,肺疳。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化生痰湿上泛于肺,致肺气宣降不利。望诊见唇舌不红,苔薄稍红,舌质淡。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饮食不当,素来脾虚体弱。切诊未提及脉象。
吐泻脾虚泄泻便溏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胃痛、饱胀、嗳气、纳差、恶心,持续2年;周身关节痛,加重3年。病程中1996年流产后受凉,出现全身疼痛,腕、肘、腰、膝关节疼痛尤重,晨僵。类风湿因子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病名属风湿痛、胃痛,证型为脾虚湿盛、气血亏损、筋脉失濡。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七情、脾虚湿盛、气血不足。望诊见舌质澹、舌体胖大、边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饱胀、嗳气、纳差、恶心、关节痛、晨僵;切诊见脉细无力、脉细。
脾虚湿盛便溏胃痛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产后腹泻2月余,主诉为便前腹痛,食腥荤即泻,多食则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乳汁稀少。舌质黯红,尖边瘀斑,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弦。辨证属积滞伤胃、气虚血瘀之产后泻利。病因为产后体虚,气血俱亏,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虚血瘀。
便溏产后泻利积滞伤胃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四旬女性,主诉茹素脾虚,感受疫邪,出现吐泻转筋。脉微便溏,苔薄白不浊,四肢厥冷。中医诊断为霍乱偏于阴寒阳乏。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病程中出现吐泻转筋及四肢厥冷。切诊见脉微。
脾虚便溏霍乱疫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