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气滞血瘀

患者45岁,女性。身热不扬,汗泄欠畅,胸胁疼痛,泛恶,腹胀矢气较松,小溲欠畅。舌苔薄光,质不红绛,脉濡软微数。舌苔剥光,质不红绛,脉濡滑且数。舌光无华,脉沉软微数。舌薄光有裂纹,脉濡滑。舌薄光有裂,脉濡滑。舌光而澹红,中有裂纹,脉弦滑。舌光无苔,脉濡滑。中医诊断涉及气虚有滞、血虚有瘀、阴虚于内、郁而生热、气滞血瘀、三焦决渎失司、肝阴不足、肝气郁结、营血凝涩、肝脾两虚、水湿凝结太阴之经、肝阴不足、肝气有余、气机郁塞不宣、膀胱气化失常、肝脾之气郁结、三焦决渎失常度、膀胱气化不利、气阴两虚。
气滞血瘀虚热肝阴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虚赢少气,小腹中症结大坚,按之如石,定而不移,外形膨大,如妊娠足月待产者然,脉弦细,舌上垢。中医病名:肠覃,证型:气滞血瘀兼阳虚。病因病机:气滞血瘀,阳气不足。望诊:舌上垢。闻诊:未提及。问诊:虚赢少气,小腹症结。切诊:脉弦细。
气滞血瘀卵巢癌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右胸侧腋下部剧痛,深呼吸时加剧,伴有低声咳嗽,病程自1964年春首次发病,1965年3月初再次发作。中医病名悬饮,病因病机属饮邪停聚胸胁。望诊见面色微青黯,舌体胖嫩,苔薄白微黄。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咳嗽、胸痛、发热。切诊见脉弦数,体温38.9℃,呼吸34/min,脉搏102/min。
气滞血瘀结核性胸膜炎悬饮肺阴虚
查看详情 →
二十岁,少腹发痛,病程未明。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淡白,舌质紫暗,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症状描述:月经来时少腹疼痛。脉象弦涩。
气滞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少腹两旁结块,逐渐增大且延长,病程八九年。病因水寒血气凝聚而成。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中医病名为癥瘕,证型属寒凝血瘀。病机为水寒血气凝聚,阻滞气机,形成瘕积。
气滞血瘀少腹积块水寒血凝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左睾丸肿大,剧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附睾丸炎症,病因病机为寒气客于肝经,阳气不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疼痛、睾丸肿、大便结,切诊未提及。
气滞血瘀附睾丸炎症肝经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为月经来时少腹胀痛,经量少色稍暗。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未明确提及。舌象正常,脉象沉细。
气滞血瘀痛经肝郁血虚
查看详情 →
少腹胀满,两旁疼痛,白带量多,月经经期不准。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肝气郁结兼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机阻滞,湿热蕴结于下焦。面色正常,舌质红,舌苔黄腻。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脉弦滑。
气滞血瘀少腹胀痛白带过多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腹部胀痛病程约9个月,形体消瘦,面色苍白,体重52.5kg,小腹部肿块坚硬固定,舌质淡白,舌苔白厚腻,脉沉细弦。中医病名为癌瘤,证型为阳虚寒凝,瘀毒积聚。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寒凝湿滞。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苍白、舌淡白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腹部胀痛、体重下降,切诊脉沉细弦。
腺癌阳虚寒凝瘀毒积聚腹胀便秘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