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岁,表里俱壮热,舌苔边黄中黑甚干,精神昏愦,时作谵语,小便短涩,大便黏滞臭热,一日夜四五次。脉象洪长,重诊欠实,至数略数。温病兼泄泻,病在阳明与少阳合病,阳明热盛,少阳邪入,水归大便而滑泻,身形素弱,脉中挟实热而重按不实。
热邪温病泄泻阳明
查看详情 →
男,33岁,哮喘病史17年。呼吸迫促,喉中痰鸣,面红,身热,胸高气粗,口渴心烦,咯痰稠黏夹黄脓,大便微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厚,脉滑略数。辨证为热哮。病因为痰热壅肺,宿痰引动,外感寒邪诱发。
热邪哮喘痰热壅肺肺热
查看详情 →
冬温11日,烦热、火升颧红、恶心欲吐、胸脘窒闷、惊惕耳聋。舌红苔白,脉数弦大。邪化为热,炼液为痰,郁阻肺胃,病位在上焦,病性为热、痰、气滞。
热邪冬温上焦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五七日,狂躁乱行,弃衣而走,呼叫时不分亲疏。脉象六至,数日未有大便,渴饮羊乳。北地高寒,腠理致密,因乍寒乍热触冒寒邪,失于解利,转属阳明证,胃实谵语,食羊乳助其热,两热相合,是谓重阳。
热邪狂证阳明证胃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