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岁,咳喘20天。主诉咳喘,夜间加重,活动后气促。面色萎黄,舌暗蓝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哮喘,证型脾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风痰内伏,脾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暗蓝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细无力。
气滞血瘀咳喘脾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哮喘发作。夜间咳喘加剧,不能平卧,不能入睡。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哮鸣音明显。病程较短,病情急骤。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属肺脾肾虚,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痰饮内伏,遇寒诱发。
哮喘发作肺气虚气滞血瘀痰饮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喘息8年,稍动即喘,呼长吸短。伴自汗、食减、身倦、消瘦、四末发凉。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中医病名属哮证、喘证。证型为肺肾两虚、气不摄纳。病因病机为久病伤正,肺肾气虚,气失摄纳。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闻诊无声嘶或异常气味。问诊包括喘息、自汗、食减、身倦、消瘦、四末发凉。切诊脉沉细。
哮喘肺气虚气滞血瘀肾虚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8岁。哮喘20余年,冬春季节及遇风寒发作,形成混合型支气管哮喘。咳喘持续,喉中痰鸣如拽锯,胸膈不利,呼吸困难,动则喘甚,夜不得卧,唇甲紫绀。舌质暗,苔少,脉沉弦尺弱。证属正虚邪实,痰邪阻肺。
哮喘肺气虚气滞血瘀痰阻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