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虚+寒邪

患者40岁,主要症状为形寒背部为甚,喘逆一年,咳嗽,左胁内痛,不能依左而卧。舌苔白腻质粉红,后变为白腻而厚质绛,再转为白腻。两脉细弱无力,后仍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形寒、喘逆、咳嗽、胁痛,切诊见两脉细弱。
肺虚寒邪喘证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喘咳10余年,频繁发作,发作时咳嗽气促,不能平卧,夏秋易发,持续数日。脉弦细,舌白腻、尖红。辨证邪在上焦,不得透泄。复诊时症状减轻,形神渐复。再复诊因感冒引发形寒、胸闷、咳喘,脉虚细,舌薄白,辨证中外俱寒,气馁阳虚。
肺虚寒邪喘咳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足麻木,掌趾穿破,足胫破损,左手指麻木,筋脉不舒,气血不能周流。夜分呛咳,寝汗淋漓。麻风有年,阴分已亏,兼受寒邪。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病名属麻风,证型为阴虚夹寒,病因病机为阴分亏损,寒邪侵袭,肺气不宣。
寒邪肺虚麻风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咳喘2年余,加重7天。咳喘伴畏寒喜暖,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张口抬肩,四肢厥逆,自汗淋漓,口渴思热饮,尿少,痰鸣漉漉,口唇青紫。舌质淡边青紫,苔白腻水滑。脉弦滑而结代、重按无力。中医诊断咳喘证,辨证肾不纳气、肺虚痰伏。病机为肾不纳气,肺虚痰伏,外感寒邪,阳气虚衰。
肺虚寒邪咳喘肾不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哮喘病史20余年,发作以冬春季节为主,近2年四季均发病,体力下降。中医病名哮喘,证型未明确记载。病程长,病情反复,遇寒邪易发。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未提及。
肺虚寒邪哮喘痰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