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2岁,男性。主诉颈、面、双手及下臂瘙痒3~4年,斑疹暗红,高出皮肤,瘙痒。伴有脘腹胀满、反酸、便头硬后溏、眠差、畏寒喜暖。舌苔薄,脉沉略滑。中医诊断为胃热脾寒,湿热毒邪蕴于血分。舌象薄,脉沉略滑。症见脘腹胀满、反酸、便头硬后溏、畏寒喜暖。
胃热脾寒光敏性扁平苔藓湿热毒邪血分郁热
查看详情 →
男,40岁,性情急躁多怒,心悸失眠,手足心热,烦热多汗,口干不多饮,消谷善饥,大便软溏,倦怠无力,渐消瘦,两手震颤,面色潮红,眼球突出,颈项粗大,舌红脉数,证属肝郁化火,耗液伤阴,胃热脾寒,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痰气交阻。
胃热脾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郁化火耗伤真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伴胃脘隐痛,病程3个月。口腔溃疡疼痛剧烈,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舌边红,苔黄白相兼,脉弦细。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为上热中寒,证属胃热脾寒。病机为寒热错杂。舌象提示热象,脉弦细提示肝气郁结。大便稀溏提示脾虚寒。进食寒凉食物可缓解口腔溃疡但加重胃痛,进食温热食物则相反,提示寒热并存。
胃热脾寒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胃脘闷胀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0天。主要症状包括胃脘闷胀、膈下痞塞支满、嘈杂不适、似痛非痛、空腹则饥、食后胀满、纳食量少、肠鸣辘辘、口苦口粘、身重困倦、月经量少有瘀块、大便不畅。舌质澹暗,舌苔厚腻,脉沉弦而滑。中医诊断为胃脘痞胀,证型为胃热脾寒,寒热夹杂,痰湿内阻。
胃热脾寒寒热夹杂痰湿内阻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