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医案

一诊信息

  • 就诊日期: 1986年12月7日
  • 年龄: 75岁
  • 性别: 男
  • 主诉: 突发头晕目眩,右侧半身麻木不仁,体重90kg
  • 舌象: 舌质紫暗,舌尖稍右向,苔白厚
  • 脉象: 脉滑大而弦

一诊处方

  • 药物:
    • 生地 20g
    • 丹参 20g
    • 菊花(后下) 20g
    • 丹皮 15g
    • 鸡血藤 15g
    • 钩藤(后下) 20g
    • 怀牛膝 20g
    • 玉竹 20g
    • 女贞子 20g
    • 石斛 20g
    • 续断 20g
    • 桑椹 25g

一诊疗效

  • 服药3剂后: 症状改善,头晕、右侧半身麻痹显轻

二诊信息

  • 就诊日期: 1987年8月25日
  • 主诉: 口苦纳少,欲食乏味,头晕口燥,下肢冷感,运动无力,溲黄
  • 舌象: 舌淡紫,苔白
  • 脉象: 脉弦数

二诊处方

  • 药物:
    • 怀牛膝 20g
    • 寄生 20g
    • 菊花(后下) 20g
    • 丹皮 15g
    • 川断 20g
    • 钩藤(后下) 20g
    • 丹参 20g
    • 元芩 10g
    • 陈皮 15g
    • 炒麦芽 20g
    • 石斛 15g
    • 地龙 10g

二诊疗效

  • 服药3剂后: 纳可,食欲升,头晕减轻,口润不燥,下肢转暖,力增

三诊信息

  • 就诊日期: 1987年9月6日
  • 主诉: 头晕仍时发

三诊处方

  • 药物:
    • 决明子(捣碎) 15g
    • 白菊花 20g
  • 剂型: 合包,为泡剂
  • 用法: 频饮之,日1剂

三诊疗效

  • 服药10剂后: 头晕止,无余症

按语

  • 头晕目眩,右侧半身麻木不仁,考虑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所致。一诊以滋阴活血、平肝熄风为主,二诊时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口苦纳少、头晕口燥等症状,故调整为补益肝肾、健脾和胃。三诊时头晕症状基本缓解,故以清肝明目为主。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