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奶奶医案

一诊

日期:七月二十八日

症状:

  • 湿阻气滞
  • 发热不扬
  • 口淡
  • 泛吐涎水
  • 舌白腻
  • 脉缓

诊断: 湿阻气滞

处方:

  • 川厚朴:一钱
  • 藿香:二钱
  • 炒陈皮:一钱五分
  • 炒枳壳:一钱五分
  • 姜半夏:三钱
  • 白蔻仁:一钱
  • 菖蒲:一钱五分
  • 佛手:一钱五分
  • 茯苓:四钱
  • 沉香曲:三钱
  • 杏仁:三钱

按语: 初诊湿重于热,故以三仁汤合二陈化裁,宣化畅中,清热利湿。方中杏仁苦温,宣降肺气;蔻仁芳香苦辛,宣畅中焦;茯苓甘淡利水渗湿,疏导下焦;藿香祛暑解表,化湿和胃;半夏、厚朴苦温除湿;枳壳、菖蒲、佛手、沉香理气行滞。

二诊

日期:八月二日

症状:

  • 湿遏热伏
  • 胸中为焚
  • 欲吐不畅
  • 舌腻
  • 溺赤
  • 脉细数

诊断: 湿遏热伏

处方:

  • 焦山栀:三钱
  • 石菖蒲:一钱五分
  • 制半夏:三钱
  • 香豆豉:三钱
  • 光杏仁:四钱
  • 佛手:一钱五分
  • 炒枳壳:一钱五分
  • 炒竹茹:二钱
  • 猪茯苓:各四钱
  • 银花:二钱
  • 川郁金:二钱

按语: 二诊膈间浊热,胸中为焚。下伤胃中,故欲吐不畅。热伤膀胱,小便赤。热重于湿,宜清热化湿。方中山栀、豆豉,一苦一酸,可消上焦之邪热,解膈中之热郁。银花轻宣芳化,开上焦肺气;杏仁、竹茹、菖蒲、半夏、竹茹宣畅肺胃;佛手、郁金、枳壳理气解郁;猪茯苓分理表里之气而利小便。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