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 静脉曲张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52岁
  • 初诊日期:2013年7月24日

主诉

  • 右小腿肿胀3年余

症候

  • 近3~4年右小腿内侧出现静脉曲张,并逐渐加重
  • 现右小腿肿胀,近期有加重,穿弹力袜
  • 平时后背、下肢怕凉
  • 着凉后大便频、易急躁、多梦
  • 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
  • 右下肢轻度水肿

经络诊察

  • 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明经、少阳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

  • 病属太阴经、少阴经

选经

  • 太阴经、足少阴经

选穴

  • 右侧尺泽、阴陵泉、血海、复熘

二诊

  • 针刺后自觉右小腿肿胀明显减轻(缓解近六七成),疼痛转轻,晚间抬高下肢已可缓解肿痛感,仍觉双足冷
  • 经络诊察:太阴经、足厥阴经异常
  • 取穴:右侧太冲、太白、阴陵泉、曲泉

三诊、四诊

  • 右小腿肿胀疼痛继续减轻,双足冷较前明显好转
  • 经络诊察:足太阴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异常
  • 取穴:太阴经、厥阴经,针右侧太冲、曲泉、太白、阴陵泉

疗效

  • 针刺1次以后症状减轻,再治疗3次属显效

医案解读

  • 经络诊察:以足太阴经异常为主,静脉曲张的部位属于足太阴经
  • 按经络气化理论:足太阴脾主统血,对血液的回流有影响,亦可化湿行气,主管水湿的流动,不仅提供营养物,也吸收和排除废物,能消肿胀
  • 选穴:尺泽、阴陵泉对穴为主,调理本经的气机、行气化湿,加血海行血,复熘滋养肾阴
  • 二至三诊:足厥阴经发现经络异常,调理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 足厥阴经:主藏血,分配血液,跟静脉血液的回流有密切关系
  • 治疗效果:肿胀的症状明显好转

按语

  • 本例静脉曲张经络诊察以足太阴经异常为主,静脉曲张的部位属于足太阴经。按经络气化理论,足太阴脾主统血,对血液的回流有影响,亦可化湿行气,主管水湿的流动,不仅提供营养物,也吸收和排除废物,能消肿胀。取尺泽、阴陵泉对穴为主,调理本经的气机、行气化湿,加血海行血,复熘滋养肾阴。针刺以后右下肢肿胀有好转。
  • 二至三诊足厥阴经发现经络异常,调理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厥阴经主藏血,分配血液,跟静脉血液的回流有密切关系。静脉曲张不仅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也有正气虚的病机。因此取原穴和合穴相配太白配阴陵泉,太冲配曲泉,温阳益气的同时能调节本经的气机,有益气活血的作用。经过治疗肿胀的症状明显好转。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