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右侧腹股沟斜疝)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章某
- 性别:男
- 年龄:48岁
- 初诊日期:未提供
- 末诊日期:第40天
初诊情况
- 症状:疝结少腹已20年,疲劳后每易发作,最近发病已连续3个月。按触右下腹凝聚有形,为闭塞不通之象。人夜梦多,胃纳尚可,神疲力乏。
- 脉象:脉弦
- 舌象:苔黄腻
- 诊断:症情顽固,试用疏泄厥气法。
- 针灸方法:
- 足三里(补法)
- 蠡沟
- 大敦(泻法)
- 留针时间:5min
- 治疗次数:2~3诊
二诊情况
- 症状:疝气偏右,少腹仍结聚有形,纳呆,入夜多梦不安。
- 诊断:气乱而浊阴盘踞也。
- 针灸方法:
- 足三里(补法)
- 蠡沟
- 大敦(泻法)
- 神门(双)(泻法)
- 治疗次数:2次,每日针治1次
三诊情况
- 症状:疝气坠重,已觉少缓,惟夜梦未宁,胸满不舒。
- 诊断:气乱而浊阴盘踞也。
- 针灸方法:
- 足三里(补法)
- 蠡沟
- 大敦(泻法)
- 神门(双)(泻法)
- 内关(双)(泻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1d
四诊情况
- 症状:坠痛渐止,精神亦振作,前方合度。
- 针灸方法:
- 足三里(补法)
- 蠡沟
- 大敦(泻法)
- 内关(双)(泻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1d
五诊情况
- 症状:疝痛虽止,久病元气空虚,右下腹仍未尽舒。
- 针灸方法:
- 足三里(补法)
- 蠡沟
- 大敦(泻法)
- 三阴交(双)(泻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1d
六诊情况
- 症状:疝气已瘥,脉形濡细,舌苔薄润。
- 诊断:湿浊余邪,羁留未清,气血未调也,用清宣郁结法。
- 针灸方法:
- 天柱
- 照海(补法)
- 神门
- 大陵(泻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2d
七诊情况
- 症状:诸恙悉平,夜梦渐安。
- 诊断:再用调摄心神兼和中气法。
- 针灸方法:
- 神门
- 大陵
- 照海(泻法)
- 三阴交
- 解溪(补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2d
八诊情况
- 症状:症状均已消失,眠安纳佳。
- 针灸方法:
- 神门
- 大陵
- 照海(泻法)
- 三阴交
- 解溪(补法)
- 治疗次数:1次,间隔2d
按语
- 总结:此次针治后,已恢复健康,经随访无恙。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