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王某
- 性别:女
- 年龄:36岁
- 职业:干部
- 入院日期:1981年3月26日
主诉
心悸,气短9年,全身浮肿,少尿7天。
病史
- 患者风湿性心脏病9年,经常胸闷、气短、心悸,未系统有效治疗。
- 1981年2月4日开始低热,服用抗生素、解热药物,6~7天后症状缓解。
- 半月后再次出现高热、咳嗽、呕吐,诊断不详,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但纳食极差,便溏,剑突下疼。
- 7天前晨起脸部肿胀,随即出现小腹,双下肢及双手肿胀,心悸、胸闷、气短、不能平卧,活动则加重,剑突下疼痛加剧,尿少,痰中带血,夜难入寐。
查体
- 神清,精神弱,面色皖白,口唇艳红,两颧微红,如涂胭脂。
- 被动体位,端坐呼吸,难以平卧,卧则喘息。
-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感存在。
- 双侧颈静脉充盛,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 心音遥远,心律不齐,心率145次/分,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均在Ⅲ级以上,声音粗糙,向左腋下传导。
-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两肺下部均可闻及干性啰音。
- 腹软,肝大,肋缘下约5cm,剑突下6~7cm,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脾未触及,肝颈试验阳性。
- 双下肢均指凹性水肿。
- 舌暗红,中心苔厚。
- 脉沉细无力。
印象
- 中医:心悸、水肿。
- 西医:风湿性心脏病,心衰。
辨证
患者久病缠绵,屡发不愈,致使素体衰弱,心脾两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适逢冬令,风寒侵袭,发为外感,过服发汗之品,耗津伤阴,以致阴阳俱虚。阳虚则面色皖白,脉沉细无力;阴虚则颧红如胭;心阳不足,心阴亏损,则胸闷、气短,心悸不安,夜不能寐;脾阳不足,运化失司,水湿四溢,则见身肿少尿,纳呆,便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