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中气虚寒,胃失和降,疼痛牵引胁背

初诊

  • 症状:胃失和降,疼痛牵引胁背,脉沉迟,苔薄白,泛酸嘈杂,食即不舒。
  • 方剂:建中汤合辛开苦降之品
  • 药物
    • 桂枝 3 克
    • 干姜 1 克
    • 炒川连 1 克
    • 薤白 4.5 克
    • 新会皮 4.5 克
    • 广郁金 6 克
    • 白蒺藜 9 克
    • 枳术丸(包煎)9 克
    • 瓜蒌仁 12 克
    • 沉香片 2 克(后入)
    • 当归须 2.4 克

二诊

  • 症状:胃脘痛时或牵及胁背,泛吐酸水,脉形濡弱,舌苔薄白,痛甚汗出恶风,中宫虚寒。
  • 方剂:小建中方意
  • 药物
    • 桂枝 3 克
    • 白蒺藜 9 克
    • 煅牡蛎 30 克
    • 广郁金 6 克
    • 左金丸 2 克
    • 煅瓦愣(研细)4.5 克
    • 白芍 4.5 克
    • 竹茹(姜汁炒)4.5 克
    • 薤白(酒炒)4.5 克
    • 枳壳 4.5 克
    • 橘白络 4.5 克

三诊

  • 症状:脘痛减轻,泛酸已止,纳食颇佳。
  • 方剂:前法出入
  • 药物
    • 桂枝 3 克
    • 干姜 1 克
    • 薤白 3 克
    • 白芍 4.5 克
    • 炒川连 1 克
    • 瓜蒌仁(打)12 克
    • 炒枳壳 9 克
    • 广郁金 9 克
    • 茯苓 9 克
    • 饴糖 30 克(两次冲服)

按语

中气虚寒,胃失和降,疼痛牵引胁背,脉沉迟,苔薄白,泛酸嘈杂,食即不舒。治疗上采用建中汤合辛开苦降之品,以温中散寒,和胃降逆。二诊时,症状有所变化,脉形濡弱,痛甚汗出恶风,中宫虚寒,改用小建中方意,加强温中散寒之力。三诊时,症状明显减轻,继续前法出入,调和中焦,温补脾胃。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