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呛,肌热起伏,咳呛,苔白,尿涩长,脉虚,中气虚寒,卫气不达,表邪留恋,表气较和,脉仍虚数,表当未和,营气不足,肌热渐平,正虚中湿,脉息虚缓,咳呛未已,脉息转缓
中气虚寒咳呛表邪留恋营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心悸3年,加重月余。病程较长。中医诊断心悸、胸痹、眩晕。辨证中气虚寒证。舌质澹红,苔薄。脉沉结。心率64次/分,早搏每分钟10~12次。血压20.0/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性房性早搏伴有差异传导,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既往有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偶发房性早搏病史。近期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大便稀软、眩晕。
中气虚寒心悸胸痹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乏力、出血、贫血7年。主要症状包括胸背痛、恶寒、气短、心悸、头眩、面色萎黄、口干、午后手足心热、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舌苔白,舌质澹暗。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白、舌质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乏力、出血、贫血、胸背痛、恶寒、气短、心悸、头眩、口干、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出血点。切诊脉细弱。
中气虚寒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水盛饮久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胃失和降,疼痛牵引胁背,泛酸嘈杂,食即不舒,脉沉迟,苔薄白。二诊见脉形濡弱,痛甚汗出恶风,舌苔薄白。三诊症状减轻,纳食颇佳。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中气虚寒,病因病机为中宫虚寒,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泛酸嘈杂、食即不舒、痛甚汗出,切诊见脉沉迟、濡弱。
中气虚寒胃失和降疼痛牵引胁背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心悸5年,加重半年余。症状包括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头晕自汗、疲乏无力、纳食欠佳、心前区疼痛、畏寒肢冷、大便稀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中气亏虚、气血不足、中气虚寒。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耗伤中气,中阳不足,虚寒之证。
中气虚寒心悸中气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胃痛多年,嗳气泛酸,胃痛背胀,头晕眼花,神疲无力,大便溏黑,隐血阳性,面色萎黄,眼睑、舌质澹白,脉弦芤无力。中医病名胃溃疡,证型中气虚寒,不能摄血。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痛、嗳气、泛酸、头晕、神疲、便血。切诊脉弦芤无力。
中气虚寒胃溃疡失血头晕眼花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间歇性发热伴腹痛10年,高热持续20~30日,脐周急腹痛,每2~3个月发作一次。发热,体温37.8℃,不汗而畏寒,脘腹胀痛感凉,喜按喜温,腹泻,泻后痛略减。脉缓弱,苔中后腻而润,舌尖边红。中医病名属中气虚寒,证型为脾络失养。病因病机为中虚寒盛,夹湿邪。望诊见舌苔中后腻而润,舌尖边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发热、畏寒、腹痛、腹泻。切诊见脉缓弱。
中气虚寒血紫质病脾络失养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咳嗽,中气虚寒,卫气不达,表邪留恋,肌热起伏,咳呛苔白,溲涩长,脉虚数,面色苍白,舌淡苔白,声音低微,脉虚数
中气虚寒咳嗽卫气不达表邪留恋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数日,痛呕逆胸满身疼。左脉弦涩,关尺虚微。证属中气虚寒,表现为胸中之气不化而为满,胃中之阳不布而为呕,卫外之阳不固而为痛。
中气虚寒胸满呕逆身疼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纳食减少,大便燥结六七天不解,腹痛呕吐,完谷不化,脉虚苔厚,命火衰微不能生土,寒气滞于中脘,浊气上逆,脉弱苔厚,中气虚寒。
中气虚寒寒结便秘命火衰微气血衰弱
查看详情 →
头痛发热,苔腻作呕,脉息浮缓。外感。风邪外感,食物中阻。面色正常,舌苔腻。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头痛发热,作呕,病程未明确。脘闷便秘,脉息虚缓。表气和,肠胃不清。消化不良,脉息细缓。表里俱和。胃纳醒,中气虚寒。
中气虚寒外感肠胃不清消化不良
查看详情 →
患者衄血如注,三日半不止,气息欲绝。脉虚大而缓,面色痿黄,舌嫩黄而胖。中气大亏,气不摄血。因劳力太甚,重伤胃络,阳伤则血出上窍,胃脉络鼻,故血出鼻孔。
中气虚寒气不摄血衄血不止面色痿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产后11天,主诉腹痛肠鸣,大便清稀挟未消化物,肛门坠迫感。舌苔薄白,脉滑。初诊诊断为产后泄泻,中气虚寒,传化失职。复诊症状加重,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数,伴有午后发热、心烦胸闷、纳呆食少。诊断为湿热泄泻。治疗后症状减轻,仍纳呆食少,体倦乏力,苔白厚,脉濡滑。最终诊断为湿热泄泻,病因属湿热侵袭脾胃,传化失常。
中气虚寒产后泄泻湿热泄泻传化失职
查看详情 →
患者惟欲饮冷,饮水不多即厌,少顷复渴。中气虚寒,寒水泛上,浮游之火上炎于咽喉口舌。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
中气虚寒寒水泛上浮游之火上焦欲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女性。腹痛3月余,餐后尤甚,喜按揉,可自行缓解,时有叹气,纳欠佳,喜俯卧而眠,大便硬,日2次。精神可,面白少华,腹软,脐周压痛,未及反跳痛。舌澹,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腹痛,辨证中气虚寒。舌澹,苔薄白,脉弦。
中气虚寒腹痛脾阳虚弱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伴呕吐清水,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中气虚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患者喜食生姜,得温则减。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寒邪内生。
中气虚寒头痛呕吐清水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隐隐,喜温恶冷,肠鸣漉漉,大便完谷不化,病程三载余,五更泄泻,面黄形瘦,纳少口干,神疲乏力,夜寐多梦,小溲色深黄,脉细微数,舌正红苔薄白近根罩黄,脾肾虚寒,阳病及阴,中气虚寒,寒湿内侵,脾肾两虚。
中气虚寒脾肾虚寒阳病及阴寒湿内侵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7岁。胃脘空痛,嘈杂如饥,晨间大便后痛甚,进食冷物及油腻则痛泻,病程四载。舌苔薄白,脉缓细略弦。中医诊断为中气虚寒证。
中气虚寒胃痛
查看详情 →
男,62岁,双下肢浮肿、胸闷、喘满2月,冠心病、心肌劳损5年。胸闷、心悸、头晕、气短、心下痞满、口唇紫、口干、大便干、小便少。舌苔白腻,舌暗紫。脉沉弦细。冠心病,中气虚寒,饮邪上逆,痰饮停久化热,气逆水盛。
中气虚寒冠心病心肌劳损饮邪上逆
查看详情 →
中气虚寒,得冷则泻,火升齿衄。胸中残火,腹内沉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中气虚寒火升齿衄胸中残火腹内沉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