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女
- 年龄:35岁
- 就诊日期:1988年4月10日
初诊情况
1. 主诉
胃病数载,虽经多方治疗不愈。
2. 临床表现
- 形体消瘦
- 两胁攻胀
- 面色不华
- 烦躁易怒
- 胃脘部隐痛,时有灼热感
- 嘈杂不适
- 纳谷欠馨
- 若得食则胃胀更甚
- 神疲乏力
- 大便溏薄,每三五日一行
3. 舌脉
- 舌质红,苔黄腻
- 脉细数
4. 诊断
- 证属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
5. 治疗方案
- 药物:
- 藿香、佩兰各9克
- 苏梗10克
- 苍术、白术各10克
- 怀山药15克
- 佛手片10克
- 谷芽、麦芽各15克
- 绿萼梅10克
- 云苓15克
- 白芍12克
- 甘草6克
- 炒蒲黄10克
- 五灵脂10克
6. 指导意见
- 忌食生冷油腻及辛辣动火等刺激性食物
- 避免过度思虑及忧郁
- 注意调养情志
二诊情况
1. 服药10剂后症状变化
- 胃部灼热感消失
- 脘胀嘈杂感减轻
- 唯纳谷欠馨,时有头晕,精神欠振
2. 舌脉
- 舌质暗滞
- 苔薄黄、微腻
- 脉濡数
3. 诊断
- 湿热基本已去,病有好转之势
4. 治疗方案
- 药物:
- 北条参10克
- 麦冬10克
- 肥玉竹9克
- 白扁豆15克
- 怀山药15克
- 白芍10克
- 绿萼梅9克
- 陈皮15克
- 甘草6克
- 焦三仙各15克
- 炒蒲黄(包煎)10克
- 五灵脂10克
三诊情况
1. 服药7剂后症状变化
- 胃脘隐痛消失
- 偶见食后脘胀
- 纳谷见增
- 嘈杂未作
- 大便仍不成形,但能每日一行
2. 舌脉
- 苔白腻
- 脉细弱
3. 诊断
- 方已奏效
4. 治疗方案
- 药物:
- 去玉竹
- 加藿香、佩兰各10克
- 服用7剂
四诊情况
1. 服药7剂后症状变化
- 诸症均杳
- 食欲增
- 大便成形
- 形体见丰
- 2年来随访,一直工作,未见病复
按语
本例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湿蕴久而化热,既有胃阴不足,又有脾虚肝旺,既有湿热中阻,又兼后天失常虚实夹杂之候。其中,湿热之邪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故当先祛湿邪,湿祛则热孤,继则柔肝养阴,甘凉濡润,益胃阴以增强胃之腐熟功能。法宜宣化、渗利、疏理三法合用,标本并治,药证合拍,脾胃纳化正常,沉疴得平。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