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胁痛医案

医案原文

光禄公后有事于庄所,值中秋,乘酒步月,失足一跌,扶起便胁痛不能立,昼夜不宁,行血散血活血之剂,一日三进,阅三月服二百余帖,痛不少减,因迎予治。诊之,脉左弦右滑数,予曰:此痰火证也。公曰:否,贱躯虽肥,生平未尝有痰,徒以遭跌,积血于胁间作痛尔。予曰:据脉,实痰火也,痰在经络间,不在肺,故不咳嗽,而亦不上出。脉书云:滑为痰,弦为饮。予据脉而认痰火。如瘀血,脉必沉伏,或芤或涩也,面赤亦必带黄。前诸君以瘀血治者,皆循公言,不以色脉为据。且多服峻厉克伐破坚之剂无效,此非瘀血之积明矣。公欣然请药,即用大瓜蒌壳者二枚,重二两,研碎,枳实、甘草、前胡各一钱,贝母二钱,与四帖。公以为少。予曰:愚见犹以为多,此证服一二剂可瘳①,又即报我,为制补益之剂可也。公得药一更矣,仍煎服,五更腹中辘辘有声,天明大泻一二次,皆痰无血,痛减大半。再服又下痰数碗许,痛全止,随能挺立。三服腹中不复有声,亦不泻。盖前由痰积泻也,今无痰,故不泻。公曰:望闻问切四者,医之要务,人人皆着之口吻,有先生独见之行事,即予母子之痰②,先有事者,皆吴之名流,微先生①,吾殆撞壁矣!何能还辕而生④哉?吾于是益服先生之高。(明·孙一奎《生生子医案》)

证治评析

此案甚奇,跌后胁痛多属血瘀,诸医以活血行血之剂200余帖未效。孙氏以其脉“左弦右滑数”诊断为“痰火阻络”,用大剂瓜蒌清热化痰,臣以前胡、贝母加强涤痰之功,佐以枳实破气导滞,使以甘草和中。诸药合用,泻下痰积数碗而愈,令人拍案叫绝。


按语:此医案展示了孙一奎先生在诊断和治疗上的独到见解,通过细致的脉象分析,准确辨识出患者的病机为痰火阻络,而非瘀血,从而采用清热化痰的治疗方法,最终取得了显著疗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