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痹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焦某
  • 性别:男
  • 年龄:61岁
  • 职业:干部
  • 初诊日期:1991年3月25日

主诉及病史

患者于1987年开始出现双膝关节疼痛,1990年5月逐渐出现双踝、腕关节痛。在某医院检查示:ASO1:400, RF(+),ESR50mm/h,诊断为RA,后一直服用中药及布洛芬等,疗效不显。现双手指间关节、腕、足背、踝肿胀疼痛,伴膝、肩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晨僵,纳可便干,舌淡,苔薄黄、脉沉细。化验:ASO1:800, RF(+),ESR50mm/h,免疫失调,诊为顽痹。

初诊用药

  • 药物:乌附片(先煎)、熟地各30克,生芪、川芎各20克,麻黄、全蝎、炒山甲、桂枝、酒大黄、甘草、水蛭各10克,细辛5克,炒白芥子、白芍各15克
  •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第二次复诊(4月8日)

  • 症状变化:双腕、足背、踝肿消,双肩关节仍痛,余关节疼痛均减,晨僵减轻,纳可便调,舌淡、苔白,脉沉细
  • 调整用药:去酒大黄、全蝎、细辛、水蛭,加柴胡、蜂房、仙茅各10克,秦艽20克,穿山龙30克

第三次复诊(8月12日)

  • 症状变化:关节肿痛及晨僵消失,两上肢肌肉酸痛,余无不适,舌澹、苔薄白,脉沉细
  • 化验结果:ASO1:400, RF(一),ESR 35mm/h,病情稳定
  • 调整用药:生芪、熟地各20克,当归、片姜黄、白芍、炒白芥子各15克,乌附片、桂枝、炒山甲、柴胡、防己、防风各10克,穿山龙30克,蜈蚣2条

丸药巩固治疗

  • 药物:生芪、熟地各20克,当归、片姜黄、白芍、炒白芥子各15克,乌附片、桂枝、炒山甲、柴胡、防己、防风各10克,穿山龙30克,蜈蚣2条
  • 用法:隔日服1剂

随访

  • 治疗时间:半年
  • 症状变化:诸症消失,化验检查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 随访时间:1992年11月
  • 病情:病未复发

评按

本案属中医顽痹之证,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热痹,脾肾阳虚是其发生的内在基础,痰瘀湿毒深侵入肾是其主要病机。由于患者脾肾阳虚,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日久不愈,津液运化、输布失司,痰浊内生;久病入络或外邪直中筋骨,内伤血脉,寒凝血滞,瘀血内停;阳气不足,寒湿凝滞,郁久化热,湿热蕴久,酿为湿毒,痰瘀湿毒胶结不解,深侵入肾,胶着骨骱关节,成为虚实错杂、寒湿并见之顽痹,治疗上采用扶正祛邪、寒热并用之法,是为正治。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