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气降逆法医案
基本信息
- 就诊时间:1989年7月29日
- 患者:贾某某,男,45岁,马头村人
主诉
患者频发呃逆,伴胃脘隐痛,食则痛甚纳呆,吐酸口干,烧心,出长气,原因是饮酒后心情不舒,又食生冷食品。口黏,已两个多月。
体征
- 舌象:舌质红
- 苔象:苔黄厚
- 脉象:脉弦缓
初诊(1989年7月29日)
- 方剂:旋覆花10g, 代赭石20g, 厚朴10g, 枳壳10g, 陈皮10g, 川楝子10g, 紫苏子10g, 焦三仙10g, 白豆蔻6g, 扁豆15g, 茯苓10g, 甘草3g。
二诊(1989年8月3日)
- 症状变化:呃逆大减
- 方剂:扁豆15g, 苍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延胡索10g, 白术10g, 枳实10g, 白豆蔻10g, 半夏10g, 焦三仙10g。
三诊(1989年8月7日)
- 症状变化:呃逆及腹胀除,胃痛止
- 方剂:扁豆15g, 苍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延胡索10g, 白术10g, 枳实10g, 白豆蔻10g, 半夏10g, 焦三仙10g,共3剂。
按语
患者因饮酒后心情不舒,又食生冷食品,导致肝气郁结,胃气上逆,故出现呃逆、胃脘痛等症状。治疗以疏肝理气降逆为主,方中旋覆花、代赭石、厚朴、枳壳、陈皮等药物能够降逆止呃,理气和胃;川楝子、紫苏子、焦三仙等药物能够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白豆蔻、扁豆、茯苓等药物能够健脾和胃,化湿止呕。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步调整方剂,以巩固疗效。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