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宝诒治肺痿案

患者信息

  • 症状:肺为热灼,咳吐痰秽带红,历夏不愈,色浮肢肿,内热不纳。
  • 脉象:脉虚细而数。
  • 诊断:津枯肺痿,渐次损及脾土,秽热未净,痰色黄红未干。

初诊

  • 方剂:清养肺阴,疏化浊热。
  • 药物
    • 鲜沙参
    • 北沙参
    • 蛤壳
    • 川贝
    • 鲜石斛
    • 丹皮(炒)
    • 桑叶
    • 桑白皮
    • 小生地(炒)
    • 薏仁
    • 冬瓜仁
    • 桃仁
    • 芦根
    • 枇杷叶

二诊

  • 症状:前与清肺疏浊,痰秽略减,纳谷渐增,但浊热未净,肺脏久伤。
  • 脉象:左手弦数无神,阴气先伤。
  • 诊断:金损不复之虑,再与养阴束肺。
  • 方剂:养阴束肺。
  • 药物
    • 鲜沙参
    • 玉竹
    • 小生地
    • 蛤黛散(包)
    • 川贝
    • 薏仁
    • 冬瓜仁
    • 百合
    • 麦冬
    • 丹皮(炒)
    • 淡黄芩
    • 生甘草
    • 知母
    • 芦根
    • 枇杷叶

注释

  1. 渐次:逐渐。
  2. :仓促。

评按

  • 病机分析:此案病机分作先后两程。其先由肺为热灼而见咳吐痰秽带红,当是热毒在肺,发为内痈,治当清解,然历夏不愈,必有失治误治之由。其后缘热毒久羁,气阴俱伤,变生肺痿之虚,延及脾土之脏,且秽热未净,致成虚实夹杂之病。
  • 治疗策略:柳氏拟前后两方,可称慎之又慎。前方攻补兼施,且补而不腻,攻而不厉,冀浊邪渐化而气阴得安;后方以补益气阴为要,酌入清解之品,意在正气日充而浊邪不恋。
  • 脉症分析:详其脉症,即邪去正安,似仍当以补益脾肺气阴之剂善后,庶可无虞。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