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阴阳两虚证医案

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女
  • 年龄:13岁
  • 医案编号:005H008
  • 初诊日期:2006年1月19日

主诉

心悸1年,加重半个月。

病史

1年前“上感”后出现发热体温39℃,伴咽痛、喷嚏等症。经对症治疗1周后热退。患儿渐觉心悸,查体发现心律不齐,心电图示房性期前收缩,就诊于某医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予VitC、辅酶Q10片、普罗帕酮、地高辛、胺碘酮等西药治疗半年,心电图无明显好转,于半年前曾就诊于我院门诊,查心肌酶多项异常,心电图及Holter提示紊乱性房性心律,阵发性、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于半月前患儿感冒后心悸等症加重,查心电图示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故收入院治疗。入院后查心肌酶正常,CBV-IgM(-),心电图及Holter提示紊乱性房性心律,阵发性、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考虑为心肌炎后遗症。

体征

  • 形体:瘦弱
  • 主要表现:心动悸、脉结代
  • 咽部:不红
  • 心音:有力
  • 心律:不齐
  • 心率:94次/分
  • 腹部:软
  • 舌象:澹
  • 苔象:薄白

西医诊断

  • 诊断: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

中医诊断

  • 诊断:心悸
  • 证属:心阴阳两虚证

按语

疾病日久,心阴阳气血不足,则心失所养,而见心动悸;心阳虚鼓动无力,心阴虚脉道不充,心之阴阳俱不足,故脉结代。治宜炙甘草汤补阴阳,调气血以复脉。

治疗方案

解锁完整医案

详细的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