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4
## 患者信息
- **姓名**:樊某
- **性别**:女
- **年龄**:56岁
- **初诊日期**:2001年9月21日
## 主诉
反复咳痰十余年,再发加重1月。自诉着凉后咳嗽,痰多,夜间不能平卧1月,曾有寒热,现热退咳存,咳大量白黏痰,双下肢不肿,咳嗽夜间重,平躺时重,疲乏欲寐。
## 既往史
-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十余年
- 3年前诊为肺源性心脏病
- 冠心病病史
- 交界性心律不齐病史5年
## 体征
- 舌淡红略暗,苔薄少津
- 脉沉细结
- X光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双下肺感染
## 初诊方剂
- 炙麻黄 6g
- 炮附子 6g(先煎)
- 细辛 3g
- 生艾叶 9g
- 党参 10g
- 苏子叶 10g
- 炙甘草 10g
- 黄芩 12g
- 椒目 6g
- 郁金 10g
- 知母 10g
- 金沸草 15g
- 紫菀 15g
- 熟大黄 5g
- 赤白芍 各 12g
- 炒杏仁 9g
- 百部 10g
- 6剂,阴阳水煎服,每日1剂
## 二诊
- **日期**:2001年9月28日
- **病情变化**:咳嗽减轻,仍夜重或平卧时易诱发,痰量减少,疲乏
- **舌象**:略淡,苔薄
- **脉象**:沉细
- **诊断**:症已减,病机仍存,加强扶正及泻肺之力
- **方剂调整**:上方加黄芪 15g, 银杏肉 10g, 葶苈子 15g, 椒目改为 9g
- **剂量**:6剂,水煎服,每日1剂
## 三诊
- **日期**:2001年10月12日
- **病情变化**:咳嗽明显减轻,夜间能平卧入睡,痰量减少,略喘息,偶有心慌,体力有改善,大便偏干欠畅
- **舌象**:淡红,苔薄
- **脉象**:沉细
- **诊断**:外邪已除,仍气虚痰阻,治宜益气化痰
- **方剂**:黄芪 20g, 川贝母 9g, 瓜蒌 30g, 丹参 15g, 牛蒡子 15g, 紫菀 15g, 当归 10g, 炙甘草 6g, 黄芩 15g, 椒目 9g, 干姜 9g, 苏子 15g, 葶苈子 15g, 知母 10g, 炒杏仁 9g
- **煎服方法**:7剂,阴阳水煎,每日1剂
## 后续治疗
- **方剂**:瓜蒌 30g, 象贝母 15g, 炒杏仁 9g, 黄芩 15g, 党参 15g, 黄芪 15g, 百合 15g, 百部 10g, 当归 15g, 紫菀 15g, 丹参 15g
- **剂量**:6剂,水煎服
## 随访
- **时间**:半载
- **病情**:症情平稳
## 按语
- 患者反复咳痰,病程较长,治疗过程中需兼顾扶正与泻肺,逐步调整方剂以适应病情变化。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