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整理

一诊

日期:十月二十三日

症状:

  • 久咳吐涎沫
  • 近因时感发热,匝月未尽退
  • 咳又加剧
  • 纳食当可
  • 面色无华
  • 脉略大
  • 舌苔黄

诊断:

  • 稚年肺气弱,卫失捍卫
  • 水谷酿生痰湿

治法:

  • 益气蠲痰

处方:

  • 炒白术一钱五分
  • 炒陈皮一钱五分
  • 益智仁一钱五分
  • 黄芪皮一钱
  • 白茯苓四钱
  • 款冬花一钱五分
  • 姜半夏三钱
  • 佛手片一钱五分
  • 光杏仁三钱
  • 干姜三分
  • 五味三分(与干姜同打)

二诊

日期:十月二十五日

症状:

  • 咳吐涎沫减轻
  • 微发热不清
  • 形瘦汗多且冷
  • 脉大
  • 舌薄腻

诊断:

  • 久病气弱,卫虚
  • 虚多邪少

治法:

  • 培养为要

处方:

  • 炒白术一钱五分
  • 泽泻三钱
  • 干姜五味各三分(同打)
  • 黄芪皮一钱五分
  • 炒陈皮一钱五分
  • 生麦芽三钱
  • 姜半夏三钱
  • 茯苓四钱
  • 生白芍二钱
  • 款冬花一钱五分

三诊

日期:十月二十七日

症状:

  • 咳吐涎沫大减
  • 胃气骎骎有加
  • 虚汗渐敛
  • 脉大乃静略带数
  • 舌为常

诊断:

  • 童年久病,表里两亏

治法:

  • 再以培脾益肺

处方:

  • 生白术二钱
  • 炒陈皮一钱五分
  • 姜半夏三钱
  • 黄芪皮二钱
  • 白茯苓四钱
  • 生麦芽四钱
  • 生白芍二钱
  • 泡远志一钱
  • 糯稻根四钱
  • 红枣五枚

四诊

日期:十月三十一日

症状:

  • 咳呛大势乃空
  • 小有劳即发热加高
  • 形瘦色无华
  • 汗易出
  • 脉软大略数

诊断:

  • 久病卫失卫外
  • 营失营养

治法:

  • 仍宜培补

处方:

  • 人参须一钱(另煎服)
  • 生白芍二钱
  • 糯稻根四钱
  • 生白术二钱
  • 炒陈皮一钱五分
  • 碧桃干三钱
  • 黄芪皮二钱
  • 左牡蛎六钱
  • 制半夏三钱
  • 白茯苓三钱
  • 红枣五枚

按语

  • 患儿肺脾气虚。肺气虚而卫表不固,脾气虚运化失健,痰湿内困。
  • 宜补肺健脾,化痰益气。
  • 方用六君子汤加减。
  • 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燥湿化痰;黄芪健脾益气;杏仁、款冬宣肺止咳;干姜、五味子温肺敛气,此仲景治咳效药;佛手化痰行气;益智仁益肾纳气。
  • 二诊微热汗多,加白芍调和营卫;泽泻利水渗湿;生麦芽健脾行滞。
  • 三诊咳减,去干姜五味,加糯稻根敛汗;远志祛痰安神。
  • 四诊咳后气阴不足,加人参须益气生津,牡蛎收涩益精。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