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憋咳逆案

病例信息

  • 患者:许某,女,24岁
  • 初诊日期:1991年10月19日
  • 主要症状:躺卧则胸膈憋闷,气逆咳喘,无分昼夜,持续1年3个月
  • 诊断:过敏性支气管炎
  • 治疗经过:解痉平喘止咳之剂只能缓解一时,因疲惫之极躺卧则前症又作,终日无卧寐。近月来诸症加重,心烦意乱,寐食竟废,形体虚疲,面容憔悴,月经前后不一,量多色红

初诊时的症状

  • 症状:胸闷微咳,唇颊红艳,清涕流泄不绝,畏寒怕冷,口干喜饮
  • 舌象:舌质澹红,苔黄腻,上浮白薄之色
  • 脉象:两脉浮滑数

初诊方剂

  • 药物:金沸草10g, 橘红10g, 当归10g, 牛蒡子10g, 甘草6g, 马兜铃10g, 冬瓜子30g, 浙贝母10g, 桑白皮10g, 蝉蜕10g, 僵蚕10g, 酒大黄6g, 泽漆20g, 赤芍10g

服药10剂后

  • 症状改善:畏寒减,流涕已,咳喘似减,但躺卧仍发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黄
  • 脉象:两脉浮细滑数

方剂调整

  • 药物:泽漆30g, 葶苈子10g, 甘遂3g, 桃仁10g, 杏仁10g, 冬瓜仁30g, 瓜蒌皮30g, 瓜蒌仁30g, 枇杷叶15g, 僵蚕10g, 蝉蜕10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赤芍10g, 南沙参30g

服药10剂后

  • 症状改善:咳喘锐减,虽平卧也只偶发,口干,唇红如妆,两颧微赤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黄
  • 脉象:两脉浮细滑数

方剂调整

  • 药物:南沙参30g, 麦冬10g, 玄参20g, 瓜蒌皮20g, 芦根30g, 荸荠10枚,地骨皮20g, 冬瓜仁30g, 枇杷叶15g, 桃仁10g, 杏仁10g, 泽漆20g, 水蛭3g, 竹茹10g

服药10剂后

  • 症状改善:诸症继减,近只小发2次,唇颧仍红,肺蕴痰热及入络之瘀血将除,久伤之气阴亟待滋补
  • 舌象:舌质澹红,苔薄黄
  • 脉象:两脉浮细滑数

按语

  • 病因分析:病人素体健康,因新婚不久,婆媳不睦,情志抑郁,肝失疏泄,郁火内生,刑金灼肺,肺津不布而煎熬为痰,咳逆渐生;月经不调、婚后不孕,曾疏肝理气之方频投,非但肝郁不解,且辛燥之品更助郁逆之火上灼太阴,与肺蓄之痰浊互结为祟,壅遏气道,痹阻络脉,耗灼肺阴,清虚之所遂成痰热蕴结之乡。如斯肺失清肃,气机逆而不降,治节乏权,肝郁之气火失其驯制。诸气胶郁,逆乱无制,躺卧则气易逆上,痰热壅遏更甚,故胸憋咳喘作矣。直立则气机稍有舒顺,咳喘减轻,但胸闷依然。故清泻痰热,启闭肺气,逐瘀通络之法一直贯彻始终,必待痰热泻除,瘀络有通,再清养为主。待肺之治节有权,木火自敛。肝气条达时,躺卧咳喘之症方有向愈之望。方中泽漆、葶苈、甘遂性虽峻勐,但胶固之痰热非此不能清泄驱逐,水蛭活血通络力专效宏,枇杷叶肃肺下气有助治节之功,蝉蜕、僵蚕宣肺化痰,更有解痉缓急之用,大黄通幽泄热,有泻表安里之效,他药佐使其间,均为清化宣肃之助,如斯清逐宣肃,祛邪养肺,3个月后非但病愈体健,且已经停2个月,查为“早孕”。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