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颈椎病)案

中医诊断

  • 中医诊断:项痹(气滞血瘀)
  • 西医诊断:颈椎病(混合型)

病情描述

  • 患者信息:王某,女,57岁
  • 初次就诊时间:2018年1月2日
  • 主诉:颈部连及肩胛骨内侧疼痛7年,加重10天

初诊

  • 现症
    • 颈部连及肩胛骨内侧疼痛
    • 颈部活动受限
    • 背部僵硬
    • 头胀痛
    • 口干
    • 口苦
    • 时有反酸
    • 纳差
    • 眠差
    • 二便正常
  •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
  • 脉象:脉弦涩
  • 颈椎检查
    • 生理曲度存在
    • 颈椎活动度:前15°,后20°,左10°,右10°
    • C4、C3、C8、C2棘突旁压痛(+),叩顶试验(-),双侧臂丛牵拉试验(+),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 辅助检查:颈椎CT示:颈5~6间盘突出
  • 中医治法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 主穴:大椎,曲池(双),风府,肩外俞(双),大柱
  • 配穴:合谷(双),风池(双),玉枕(双),后溪(双),肩贞(双),百劳(双),外关(双),百会,肩髃(双),天柱,完骨(双),太冲(双),阿是穴(6个),颈椎夹嵴(6对)
  • 针刺手法:毫针泻法,日1次,主穴及配穴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
  • 配合治疗
    • 浮针治疗:选取主穴:大椎、曲池(双)、风府、肩外俞(双)、合谷(双)、风池(双)、后溪(双)、肩贞(双)、外关(双)、百会、天柱,选取其中10穴,以巩固疗效
    • 电针治疗:穴位同上,均作用于颈部,主配穴交替使用,采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肌肉微见跳动为宜,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诊

  • 现症
    • 颈部连及肩胛骨内侧疼痛缓解
    • 颈部活动受限,背部僵硬略缓解
    • 头微胀痛
    • 偶有口干口苦
    • 偶有反酸
    • 纳差
    • 眠差
    • 二便正常
  •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
  • 脉象:脉弦涩
  • 颈椎检查
    • 生理曲度存在
    • 颈椎活动度:前20°,后25°,左15°,右15°
    • C4、C5、C6、C7棘突旁压痛(±),叩顶试验(-),双侧臂丛牵拉试验(+),患者病情平稳,继续目前治疗

三诊

  • 现症
    • 颈部连及肩胛骨内侧疼痛消失
    • 颈部活动略受限
    • 背部无僵硬
    • 头胀痛缓解
    • 无口干口苦
    • 无反酸
    • 纳尚可
    • 眠可
    • 二便正常
  •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
  • 脉象:脉弦涩
  • 颈椎检查
    • 生理曲度存在
    • 颈椎活动度:前25°,后25°,左20°,右20°
    • C4、C3、C8、C2棘突旁压痛(-),叩顶试验(-),双侧臂丛牵拉试验(-),病情好转,嘱注意颈部的功能锻炼,病情变化随诊

按语

  • 按语:颈椎病是以机体退变为主要原因所引起的疾患,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仅难以根除,而且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将呈上升趋势。为此,当前要重视对颈椎病的预防工作,重视治疗前后(包括手术病例)护理与康复,提高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对混合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发病期还可配合推拿、牵引等方法。

(整理:李莹莹)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