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清瘀,内服含漱法治牙龈出血肝经瘀热伤阴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王某
- 性别:女
- 年龄:51岁
- 职业:职工
- 初诊日期:1992年11月18日
主诉
牙龈出血3个月,加重旬日。
病史
- 10年前:体检发现“小三阳”,肝功能正常,症状不明显,从事较轻体力工作。
- 1年来:乏力,食欲欠佳。
- 今年3月:检查发现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经服药治疗,病休在家。
- 3个月来:牙龈出血,白昼稍进食咀嚼即见出血,晚间入睡醒来,唾液有血。旬日来出血量渐多,服多种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K等)未效,又经口腔科诊治,出血仍不止。
- 自觉症状:口干,时欲饮水,胃中嘈热,右上腹不适,甚则隐痛,饮食不多,大便干结,两日一行,性情善郁易躁。月经已绝2年。
诊查
- 面色:萎黄,面颊潮红,有毛细血管扩张。
- 舌象:舌质微红,舌苔薄净。
- 脉象:弦而细。
- 肝功能:基本正常,蛋白电泳γ球蛋白28%。
- B超: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病在肝胃二经。
- 诊断:乙肝急性期已不得确知,迁延已致慢性阶段,良由毒邪所侵,气滞血热,兼有血瘀,瘀热内留,热扰于胃,故齿龈出血,肝区不适或隐痛,口干欲饮,胃中嘈热,大便干结。“龈为胃之络”,故不仅应治肝,亦需清胃。肝经瘀热耗阴,治法应养肝阴、清瘀热,方以一贯煎加减,配以清胃散意。